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爬藤榕

爬藤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爬藤榕

药材名称爬藤榕

拼音Pá Ténɡ Rónɡ

别名长叶铁牛入石、小号牛奶仔

来源桑科爬藤榕Ficus martinii Levl. et Vant.,以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华南、西南。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气血,消肿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痛或神经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气血亏虚。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爬藤榕

药材名称爬藤榕

拼音Pá Ténɡ Rónɡ

别名长叶铁牛、小号牛奶仔、枇杷藤、抓石榕、山牛奶、风藤、小木莲、小叶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爬藤榕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armentosa Buch.-Ham.ex J.E.Smith var.impressa(Champ.exBenth.)Corner[F.im-pressa Benth.ex Benth.;F.martinii Levl.et Van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攀援灌木,长2-10m。小枝幼时被微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托叶披针形;叶片革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或浅褐色,侧脉6-8对,网脉突起,成蜂窝状。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簇生于老枝上,球形,直径4-7mm,有短梗,近无毛;基部有苞片3;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生于近口部,花被片3-4,雄蕊2;瘿花有花被片3-4,子房不发育;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具梗,花被片3-4,子房倒卵圆形,花柱近顶生。瘦果小,表面光滑。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攀援于树上、岩石上或陡坡峭壁及屋墙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

性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或炖肉,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椒草药材名称山椒草拼音Shān Jiāo Cǎo别名塌地草、卜罗草来源荨麻科山椒草Pellionia minima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功能主治舒筋活

  • 柏勒儿茶

    药材名称柏勒儿茶拼音Bǎi Lè ér Chá来源为豆科柏勒树属植物柏勒树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

  • 青兰

    药材名称青兰拼音Qīnɡ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青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ruyschian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节段晒干。原形态青兰,多年生草本

  • 山矾叶

    《中药大辞典》:山矾叶药材名称山矾叶拼音Shān Fá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叶。原形态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玚

  • 丝棉木叶

    药材名称丝棉木叶拼音Sī Mián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maackii Rupr.[E.b

  • 苦参实

    《中药大辞典》:苦参实药材名称苦参实拼音Kǔ Shēn Shí别名苦参子(《纲目》),苦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 丁茄

    药材名称丁茄拼音Dīnɡ Qié别名癫茄、大癫茄、野颠茄、野西红柿、钮茄根、山马铃、刺丁茄、番鬼茄来源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或全草入药。夏、秋

  • 柠檬根

    《中药大辞典》:柠檬根药材名称柠檬根拼音Nínɡ Ménɡ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根。化学成分黎檬的根中,含香豆精类东莨菪素和伞形花内酯。并含p-羟基

  • 扇叶阴地蕨

    药材名称扇叶阴地蕨拼音Shàn Yè Yīn Dì Jué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

  • 醉鱼草花

    《中药大辞典》:醉鱼草花药材名称醉鱼草花拼音Zuì Yú Cǎo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花,4~7月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醉鱼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