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霜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雨天采收,去杂质,晒干。

性味苦、微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镇痛,涩精。用于梦遗。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网衣科植物高山黑红衣全体。6~7月于雨后采收,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地衣体灰白色,颗粒状,紧贴在基质上,外表似沉积物。子器黑色,圆盘状,直径1~2毫米;子囊下层无色;侧丝不分枝,紧密排列;子囊长椭圆形;孢子1个,无色,1室,椭圆形,壁厚。

生境分部生于岩石上。

性味味苦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镇痛,涩精。治外伤出血,烫火伤,梦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敷。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石霜三钱,太白三七二钱,共研细粉,撒敷患处。

②治烫火伤:石霜适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伤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网衣科植物高山黑红衣的叶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

采收和储藏:6-7月于雨后或小雨天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叶状体灰白色,颗粒状,紧贴于基质上,外观似沉积物。子囊盘黑色,圆盘状,直径1-2mm;侧丝不分枝,紧密排列,子囊长椭圆形,内有1个孢子,孢子无色,椭 圆形,1室,壁厚。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涩;性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止血;敛疮;涩精。主外伤出血;烫火伤;梦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药材名称蠘拼音Jié别名三疣棱子蟹、海螃蟹来源甲壳纲蝤蛑科三疣棱子蟹Portunus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 [Neptunus (Neptun

  • 熊蕨根

    《中药大辞典》:熊蕨根药材名称熊蕨根拼音Xiónɡ Jué Gēn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的根茎及叶。原形态狭顶鳞毛蕨,又名:半边草。多年生草本,高40~8

  • 獾肉

    《中药大辞典》:獾肉药材名称獾肉拼音Huān Ròu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肉。冬季捕捉,可用猎犬、烟熏、枪杀等法。原形态狗獾(汪颖《食物本草》),又名:獾(《本草图经》),天狗

  • 鲎胆

    《中药大辞典》:鲎胆药材名称鲎胆拼音Hòu Dǎn别名鲎鱼胆(《圣济总录》)。出处《纲目》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胆或胆汁。功能主治《纲目》:"治大风癞疾,杀虫。"用法用量

  • 秋子梨

    药材名称秋子梨别名沙果梨、花盖梨、酸梨来源蔷薇科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以叶、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功能主治果实:解热祛痰。治肺热,咳嗽,痰多。叶:利水。

  • 仙顶梨

    药材名称仙顶梨拼音Xiān Dǐnɡ Lí别名苦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仙顶梨的果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粗糙或细纵裂;小枝灰黄色,散生皮孔。叶卵圆形

  • 叶下红

    药材名称叶下红拼音Yè Xià Hónɡ别名细黄金稍、白骨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线萼金花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apricus (Hand-Mazz.)H.L.Li[B

  • 灰菜

    药材名称灰菜别名粉仔菜、灰条菜、灰灰菜、灰藋、白藜来源藜科藜属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切段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枝叶透疹。用于风

  • 落马衣

    药材名称落马衣拼音Luò Mǎ Yī英文名Indian Epimeredi Herb别名马衣叶、假紫苏、土防风、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防风草、秽草、大篾草、大羊古骚、排风草、臭苏、野苏麻、土藿

  • 焰爵床

    《全国中草药汇编》:焰爵床药材名称焰爵床别名禾木张[傣语]来源爵床科焰爵床Phlogacanthus curviflorus (Wall.) Ne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