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砂茴香子

砂茴香子

药材名称砂茴香子

拼音Shā Huí Xiānɡ Zǐ

英文名Ferula bungeana Kitan.

别名前胡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rul bungeana Kitang.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植株密被短柔毛。根圆柱形,粗约8mm,根颈残存枯萎的棕黄色叶鞘纤维。茎单一,有分枝,苍白色,从下部向上分枝成伞房状。基生叶莲座形,柄基部扩展成鞘;叶片轮廓广卵形至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长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再羽状深裂,小裂片楔形至倒卵形,长1-3mm,宽1-2mm,常3殂,先端细尖,被密集短柔毛,灰蓝色;茎生叶少,一至二回羽状全裂;上部叶片简化成披针形叶鞘。复伞形花序生于茎、枝和小枝顶端,直径4-12cm;总苞片缺或1-3,锥形;伞辐4-15;小伞形花序有花5-12;小总苞片3-5,线状披针形;萼齿卵形;花瓣黄色,广椭圆形,先端内弯;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延长,柱头增粗。分生果广椭圆形,果棱突起,长10-15mm,宽3-6mm,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5-6月,果期6-7月。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健胃。主脘腹胀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栗寄生

    药材名称栗寄生拼音Lì Jì Shēnɡ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长条下垂,扁茎密

  • 山苦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苦菜药材名称山苦菜拼音Shān Kǔ Cài别名老蛇药、野洋烟来源菊科山莴苣属植物毛脉山莴苣Lactuca raddeana Maxim.,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集,鲜

  • 山慈姑

    药材名称山慈姑拼音Shān Cí Gū别名金灯(《本草拾遗》),鹿蹄草(《经验方》),山茨菰(《百一选方》),山茨菇(《滇南本草》),朱姑、鬼灯檠(《纲目》),毛姑(《本草从新》),毛慈姑(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野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牡丹药材名称野牡丹拼音Yě Mǔ Dān别名罐罐草、倒罐草、毛足杆、红暴牙狼、炸腰果、山石榴[福建]、猪母稔、夻口巴、痢疾罐、赤牙郎、高脚稔来源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野牡丹Mela

  • 小柿子

    《中药大辞典》:小柿子药材名称小柿子拼音Xiǎo Shì Zi别名地石榴、跳八丈(《云南中草药》),小面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万卖(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

  • 秋木瓜

    药材名称秋木瓜拼音Qiū Mù Guā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的果实。10~1

  • 茜草茎

    药材名称茜草茎拼音Qiàn Cǎo Jīnɡ别名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茎叶。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产四川、江苏、上海郊区及浙江等地。性状干

  • 沙旋复花

    《中药大辞典》:沙旋复花药材名称沙旋复花拼音Shā Xuán Fù Huā别名绞蛆爬(《内蒙古中草药》),秃女子草、黄喇嘛、黄花蒿、蓼子朴(《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阿拉

  • 李根皮

    《中药大辞典》:李根皮药材名称李根皮拼音Lǐ Gēn Pí别名甘李根白皮(《金匮要略》)。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韧皮部。性味苦咸,寒。①《别录》:"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