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篦子舒筋草

篦子舒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篦子舒筋草

药材名称篦子舒筋草

拼音Bì Zǐ Shū Jīn Cǎo

别名牛肋巴舒筋草

来源蕨类蹄盖蕨科篦子舒筋草Cyclosorus dentatus (Forsk.) Ching,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寒。主治风湿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损伤,瘰疬痞块等症。

用法用量0.3~1两,水煎服或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篦子舒筋草

药材名称篦子舒筋草

拼音Bì Zǐ Shū Jīn Cǎo

别名牛肋巴舒筋草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齿牙毛蕨根茎。秋季采挖,晒干。

原形态高30~70厘米。根状茎斜上或短而横走,疏被褐色鳞片,鳞片先端弯曲。叶近生或亚簇生;纸质;叶柄长20厘米,叶柄基部黑褐色,被棕色鳞片,叶柄与叶轴有棱槽,均被黄白色刚毛;叶片线状倒披针形至长矩圆状披针形,长35~50厘米,宽8~15厘米,先端长渐尖;羽片12~18对,线形,长渐尖,成尾状,长7~11厘米,宽1~1.8厘米,基部羽片稍缩短,下部4~5对羽片间隔稍远,羽状半裂,裂片圆头,叶两面被毛,脉羽状。孢子囊群圆形,每裂片上4~6对,着生于小脉中部,囊群盖圆肾形,灰色,被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湿地及沟边。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及台湾。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寒。治风湿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损伤,瘰疬,痞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炖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篦子舒筋草

药材名称篦子舒筋草

拼音Bì Zǐ Shū Jīn Cǎo

英文名Rhizome of Tapering Tri-vein Fern, Rhizome of Downy Wood-Fern

别名牛肋巴舒筋草凤尾草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齿牙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dentatus(Forsk.) Ching[Polypodium dentatum Forsk.]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洗净,去须根与叶柄,晒干。

原形态高30-70cm。根状茎斜上或短而横走,疏被褐色鳞片,鳞片先端弯曲。叶近生或亚簇生;纸质;叶柄长20cm,叶柄基部黑褐色,被棕色鳞片,叶柄与叶轴有棱槽,均被黄白色刚毛;叶片线状倒披针形至长矩圆状披针形,长35-50cm,宽8-15cm,先端长渐尖;羽片12-18对,线形,长渐尖,成尾状,长7-11cm,宽1-1.8cm,基部羽片稍缩短,下部4-5对羽片间隔稍远,羽状半裂,裂片圆头,叶两面被毛,脉羽状。孢子囊群圆形,每裂片上4-6对,着生于小脉中部,囊群盖圆肾形,灰色,被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山谷湿地或溪沟边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及台湾等地。

性味微苦;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消肿散结。主风湿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损伤;瘰疬;痞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炖肉;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皂荚子

    《中药大辞典》:皂荚子药材名称皂荚子拼音Zào Jiá Zǐ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

  • 小构树叶

    药材名称小构树叶拼音Xiǎo Gòu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叶

  • 藜实

    药材名称藜实拼音Lí Shí别名灰藜子、灰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藜的果实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enopodium album L.2.2.Chenopodium glaucum L

  • 芝麻壳

    药材名称芝麻壳拼音Zhī Mɑ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烫伤。复方①治半身不遂:芝麻壳五钱,酒煎

  • 皱叶南蛇藤

    药材名称皱叶南蛇藤拼音Zhòu Yè Nán Shé Ténɡ别名南蛇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皱叶南蛇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et

  • 白花九里明

    药材名称白花九里明拼音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别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riparia (B

  • 槲皮

    《中药大辞典》:槲皮药材名称槲皮拼音Hú Pí别名赤龙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原形态槲树(《纲目》),又名:朴

  • 瓠子子

    《中药大辞典》:瓠子子药材名称瓠子子拼音Hù Zǐ Zǐ出处《滇南本草》来源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功能

  • 虎睛

    药材名称虎睛拼音Hǔ Jīnɡ别名虎眼睛(《别录》)。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眼睛。将虎睛成对割下,放在炒热的谷子内烘,冷后再炒再烘,至干燥为度。生境分部产于东北及华南各地。性状呈椭圆形,

  • 唐古特青兰苗

    药材名称唐古特青兰苗拼音Tánɡ Gǔ Tè Qīnɡ Lán Mi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的幼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