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麸杨根

红麸杨根

药材名称红麸杨根

拼音Hónɡ Fū Yánɡ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R.sinica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红麸杨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m。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上部有狭翅;具小叶7-13,无柄或近无柄,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5-12cm,宽2-4.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沿脉有细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20cm,密被微绒毛;花小,杂性,白色;花暮裂片狭三角形;花瓣长圆形,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花药卵形;花盘厚,紫红色,无毛;子房球形,径约1mm,1室,花往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约4mm,成熟时暗紫红色,被具节柔毛和腺毛。种子小。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丛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贝壳杉双黄酮(agathis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南方贝壳杉双黄酮(robustaflavone),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主痢疾;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蜈蚣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草药材名称蜈蚣草拼音Wú Gōnɡ Cǎo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以全草或根状茎入

  • 青黛

    《中国药典》:青黛药材名称青黛拼音Qīnɡ Dài英文名INDIGO NATURALIS别名靛、靛花、靛沫、蓝靛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 野棉花根

    药材名称野棉花根拼音Yě Mián Huā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棉花"条。生境分部产于云

  • 紫荆桠

    药材名称紫荆桠拼音Zǐ Jīnɡ Yā英文名Engler Abelia,Fruit of flower of Engler Abelia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小叶六道木的茎、

  • 白千层叶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药材名称白千层叶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

  • 蔓胡颓子根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根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根拼音Màn Hú Tuí Zǐ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性味《贵州

  • 迎红杜鹃

    药材名称迎红杜鹃拼音Yínɡ Hónɡ Dù Juān别名迎山红[吉林]、尖叶杜鹃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 Tu

  • 丝绵木

    药材名称丝绵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明开夜合、桃叶卫矛、白杜、白桃树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丝绵木Euonymus bungeanus Maxim.,以根、茎皮、枝叶入药。春秋采

  • 象骨

    《中药大辞典》:象骨药材名称象骨拼音Xiànɡ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水分约占1/2,有机物约占1/4,其中有骨

  • 卡密

    《中药大辞典》:卡密药材名称卡密拼音Kǎ Mì别名西伯利亚白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酸胖、哈莫儿(《内蒙古中草药》)。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蒺藜科植物小果白刺的果实。果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