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老婆子针线

老婆子针线

药材名称老婆子针线

拼音Lǎo Po Zǐ Zhēn Xiàn

别名粘人裙(《中国药植志》),毒蛆草(《中国土农药志》),一马光(《陕西植药调查》),一抹光、一扫光小青(《贵州草药》),药蛆、麻荆芥(《中药通报》3(6):250,1957)。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四棱形,淡紫色,具倒生短毛及紫条纹,节部膨大。单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圆锯齿,两面脉上有短毛;叶柄长0.5~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苞片及小苞片钻状;花疏生,有短柄;萼筒状,具5棱,长3~6毫米,上唇3齿呈芒状钩,下唇2齿较短,无芒;花冠筒状,粉红色或白色,长约5毫米,裂为唇形,上唇2浅裂,下唇3裂;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部;子房上位,1室,花柱顶生,柱头2裂。瘦果包于宿萼内,长8~10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林下或林边阴湿处。分布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地。

化学成分根含木脂体成分透骨草灵-Ⅱ及有杀虫作用的乙酸透骨草醇酯等。

性味《贵州草药》:"根: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治疥疮,黄水疮,疮毒感染发热。

①《峨嵋药植》:"搽治疮毒。"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清热,治黄水疮,疥疮及虫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根: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疮毒:老婆子针线捣烂,加猪油及花椒粉末调搽。(《峨嵋药植》)

②治黄水疮:老婆子针线、黄蔗叶.捣绒,涂。

③治疥疮:老婆子针线、花椒木鳖子冰片黄柏硫黄。共为末,麻油调涂。

④治虫疮:老婆子针线、雄黄花椒硫黄。共研细,调猪油搽。(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⑤治疮毒发烧:一抹光根五钱至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甘土

    《中药大辞典》:甘土药材名称甘土拼音Gān Tǔ别名白单、白墡《石药尔雅》),膨润土(《黑龙江中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蒙脱土、漂白土或其混合物。原形态①蒙脱土呈土状。白色、灰绿色或

  • 古羊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羊藤药材名称古羊藤拼音Gǔ Yánɡ Ténɡ别名苦羊藤、南苦参来源为萝藤科马连鞍属植物马连鞍Streptoculon griffithii Hook. f.

  • 百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药材名称百蕊草拼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 鸡骨菜

    药材名称鸡骨菜拼音Jī Gǔ Cài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垂枝双楯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6米。幼枝有短柔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尾

  • 蜈蚣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兰药材名称蜈蚣兰拼音Wú Gōnɡ Lán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来源兰科隔距兰属植物蜈蚣兰Cleisostoma sc

  • 直立婆婆纳

    药材名称直立婆婆纳拼音Zhí Lì Pó Pó Nà来源玄参科直立婆婆纳Veronica arv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功能

  • 狭叶竹节参

    药材名称狭叶竹节参拼音Xiá Yè Zhú Jié Shēn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来源药材

  • 铁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海棠药材名称铁海棠拼音Tiě Hǎi Tánɡ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

  • 海虾壳

    药材名称海虾壳拼音Hǎi Xiā Ké出处《本草撮药》来源为对虾科动物对虾或龙虾科动物锦绣龙虾等的甲壳。功能主治①《本草撮要》:"晒干研末,加白糖拌,涂秃疮。"②《泉州本

  • 杧果核

    药材名称杧果核拼音Mánɡ Guǒ H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果核,食用杧果后,收集果核,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的果核,呈肾形或卵圆形,压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