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花苜蓿

花苜蓿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苜蓿

药材名称花苜蓿

拼音Huā Mù Xu

别名扁豆子、苜蓿草、野苜蓿

来源豆科花苜蓿Trigonella ruthenic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血。藏医配其他药物治疗发烧,肺热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花苜蓿

药材名称花苜蓿

拼音Huā Mù Xu

别名奇尔克、纳林-胡岑格(蒙名),布斯项(藏名)。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花苜蓿全草。6~7月采,洗净,去残叶、须根,晾干。

原形态花苜蓿,又名:扁豆子、野苜蓿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较粗长。茎、枝四棱形,有白色柔毛。叶具3小叶,中间小叶卵形、狭卵形或倒卵形,长5~12毫米,宽3~7毫米,先端圆形或截形,微凹或有小尖头,边缘有锯齿,侧生小叶略小;叶柄长约5毫米,有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长12~20毫米,有花3~8朵;花小;花梗长约1毫米;萼简钟状,长约4毫米,萼齿三角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黄色,有紫纹。荚果扁平,矩圆形,长7~10毫米,宽约5毫米,表面有横纹,先端短尖。种子2~4个,矩形。黄褐色。

生境分部生于沙地、渠边、路旁、田埂、山坡。分布辽宁、吉林、甘肃、陕西、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

性味《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寒。"

功能主治《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退烧,消炎,止血。内服治肺热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熬膏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花苜蓿

药材名称花苜蓿

拼音Huā Mù Xu

英文名Herb of Russian Fenugreek

别名奇尔克、纳林-胡岑格、布斯项、扁豆子,野苜蓿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onella ruthenica L.[Medicago ruthenica Ledeb.]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全草,洗净,除去残叶、须根,晾干。

原形态花苜蓿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主根粗壮。茎上升或直立,四棱形,有白色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片卵形、狭卵形或倒卵形,长5-12mm,宽3-7mm;先端圆形或截形,微凹或有小尖头,边缘有锯齿,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约5mm,有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基部具牙齿或裂片,有伏毛。总状花序胶生,长12-20mm,有花3-8朵,花小,花梗短,约1mm;花萼钟状,长约3mm,萼齿三角形,被白柔毛,花冠蝶形,黄色,具紫纹,旗瓣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微缺,翼瓣近长圆形,朱端圆而宽,基部具长爪和耳,龙骨瓣较短;雄蕊二体。荚果扁平,长圆形,长7-10mm,宽约5mm,表面有网纹,顶部有弯曲的短喙。种子2-6颗,黄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沙地、渠边、路旁、田埂、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四川。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80cm。主根粗壮,须根多已除去。茎多分枝,具四棱,有稀疏的类白色短柔毛。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基部有牙齿或裂片,有伏毛;小叶3,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0.5-1.5cm,宽1.5-4mm,边缘具锯齿,叶脉明显,有短柄。气微,味淡。

性味苦;寒

归经肝;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主发热;咳嗽;痢疾;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熬膏涂。

各家论述《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退烧,消炎,止血。内服治肺热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柏

    药材名称圆柏拼音Yuán Bǎi别名刺柏、柏树、桧、桧柏来源柏科圆柏属植物圆柏Sabina chinensis (L.)Antoine [Juniperus chinensis L.],以枝

  • 鸡脚参

    药材名称鸡脚参拼音Jī Jiǎo Shēn别名化积药、山萝卜、地葫芦、直管花来源唇形科鸡脚参属植物鸡脚参Orthosiphon wulfenioides (Diels)Hand.-Mazz.,以根入药

  • 金鸡勒

    《中药大辞典》:金鸡勒药材名称金鸡勒拼音Jīn Jī Lè别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采收的方法有多

  • 矮杨梅果

    药材名称矮杨梅果拼音ǎi Yánɡ Méi Guǒ别名杨梅果、滇杨梅、酸杨梅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将成

  • 强壮莲座蕨

    药材名称强壮莲座蕨拼音Qiánɡ Zhuànɡ Lián Zuò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强壮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robusta Ching采收和储

  • 椰子瓤

    《中药大辞典》:椰子瓤药材名称椰子瓤拼音Yē Zi Ránɡ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椰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椰子皮"条。化学成分椰子含油35~45%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黄鼠狼

    药材名称黄鼠狼拼音Huánɡ Shǔ Lánɡ别名青蕨(《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肿足蕨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米。根状茎长

  • 大块瓦

    药材名称大块瓦拼音Dà Kuài Wǎ别名花叶细辛、矮细辛、铺地细辛、土细辛、白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地花细辛的根、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geophilumHems

  • 破碗掌脚树

    药材名称破碗掌脚树拼音Pò Wǎn Zhǎnɡ Jiǎo Shù别名野广石榴、炸腰果、老扫叶、水多尼、大号蒲淡、蓝屿野牡丹、老鼠丁根、翁登木、乌提子、山甜娘、酒瓶果、催生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