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芸薹子

芸薹子

药材名称芸薹子

拼音Yún Tái Zǐ

英文名Seeds of Bird Rape

别名油菜子。

出处出自《千金·食治》。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采收和储藏:4-6月间,种子成熟时,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油菜 二年生草本,高30-90cm。无毛,微带粉霜。茎直立,粗壮,不分校或分枝。基生叶长10-20cm,大头羽状分裂,项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裂片5对,卵形;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均有硬毛,有缘毛;上部茎生叶提琴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波状细齿。总状花序生枝顶,花期伞房状;萼片4,黄带绿色;花瓣4,鲜黄色,倒卵形或圆形,长3-5mm,基部具短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8-9mm,短雄蕊6-7mm,花丝细线形;子房圆柱形,长10-11mm,上部渐细,花柱明显,柱头膨大成头状。长角果条形,长3-8cm,宽2-3mm,先端有9-24mm的喙;果梗长5-15mm。种子球形,直径约1.5mm,红褐或黑色,近球形。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栽培植物,喜肥沃、湿润的土地。

资源分布:主产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北。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近球形,直径1.5-2mm。表面红褐色或棕黑色,放大镜下观察具有网状纹理,一端具黑色圆点状种脐。破开种皮内有子叶2片,肥厚,乳黄色,富油质,沿中脉相对折,胚根位于2纵折的子叶之间。气微,味淡。以子粒饱满、色泽光亮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表皮粘液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下皮细胞1列,巨大。栅状细胞1列,其内壁和侧壁木化增厚,红棕色。色素层细胞颓废,内含红棕色色素。内胚乳细胞类方形,含糊粉粒。子叶和胚根细胞多角形或近长方形,含糊粉粒和脂肪油。

化学成分芸薹子含葡萄糖异硫氰酸酯类成分:葡萄糖芫蓄芥素(gluconapin),葡萄糖异硫氰酸戊-4-烯-酯(glucobrassicanapin),前告伊春(progoitrin);又含脂肪油,蛋白质,芸香甙(rutin);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22-去氢菜油甾醇(22-dehydro-campesterol)及较多量的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赖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还含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芥酸(erucicacid),阿糖配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等。

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2.润肠:本品含植物油量多,润肠通便。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置硬质试管内,加氢氧化钠1小粒,置酒精灯上灼热,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遇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另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l-2滴使溶解,加上述滤液l-2滴,显紫红色。(检查异硫氰甙类)

性味辛;甘;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主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痛经;肠风下血;血痢;风湿关节肿痛;痈肿丹毒;乳痈;便秘;粘连性肠梗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阴血虚,大便溏者禁服。

复方1.芸薹散(《产乳集验》),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冲心刺痛,并治产后心腹诸疾。2.芸薹散(《世医得效方》),治产后血气冲心,不省人事。3.治头痛方(《圣惠方》):芸薹子,川大黄,捣散,取少许吹鼻中。4.止痢散(《圣惠方》):芸薹子,甘草,捣散,水煎服。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主梦中泄精。

2.《本草纲目》: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3.《安徽药材》:治血痢,腰脚痿痹,瘭疽,乳痈,痔疮,汤火的伤等。

4.《四川中药志》:能消虚胀,清肺,明目。治腹胀,大便结;外用敷无名肿毒。

5.《本草纲目》:芸薹菜,子、叶同功,能温能散,其用长于行血滞,破结气,故古方消肿散结,治产后一切心腹气血痛,诸游风丹毒,热肿,疮痔,诸药咸用之。经水行后,加入四物汤服之,云能断产。又治小儿惊风,贴其顶囟,则引气上出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崇澍蕨

    药材名称崇澍蕨拼音Chónɡ Shù Jué英文名Harland's Chien Fern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崇澍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en

  • 大草蔻

    《中药大辞典》:大草蔻药材名称大草蔻拼音Dà Cǎo Kòu英文名Beautiful Galangal Fruit别名土砂仁、假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果实熟时采摘,晒干或

  • 栘依果

    药材名称栘依果拼音Yí Yī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果实。秋末冬初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栘依"条。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内

  • 地菍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菍药材名称地菍拼音Dì Rěn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来源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以全草或根入药。秋

  • 夏枯草

    《中国药典》:夏枯草药材名称夏枯草拼音Xià Kū Cǎo英文名SPICA PRUNELLAE别名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 显脉罗伞

    药材名称显脉罗伞拼音Xiǎn Mài Luó Sǎn别名三叶莲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显脉罗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phanerophlebia (Merr.et C

  • 水栀

    《中药大辞典》:水栀药材名称水栀拼音Shuǐ Zhī别名伏尸栀子(《雷公炮炙论》),水栀子(《八闽通志,),黄箕子、黄枝(《福建民间草药》),马牙栀、建栀、黄栀子(《药材学》)。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

  • 桂花露

    《中药大辞典》:桂花露药材名称桂花露拼音Gu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微苦。"功能主治疏肝

  • 西藏花椒

    药材名称西藏花椒拼音Xī Zànɡ Huā Jiāo别名西藏野花椒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西藏花椒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tibetanum Huang采收和储藏:9-1

  • 紫花苣苔

    药材名称紫花苣苔别名石豇豆、岩参、斜柱苣苔、石参来源苦苣苔科紫花苣苔Loxostigma griffithii (Wight) C. B.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