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菊花暗消

菊花暗消

药材名称菊花暗消

拼音Jú Huā àn Xiāo

别名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Levl.; A. sherrifianu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密毛紫菀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茎粗壮,稀有短匍枝。茎单生稀丛生,粗壮,上部分枝,有棱及沟,被卷曲或开展的长密毛,上部杂有腺毛。叶密集;下部叶在花期枯落;中部叶长圆披针形,长4-14cm,宽1-2.3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无柄,全缘或上部有2-3对浅锯齿;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长圆形或卵形;全部叶被密腺毛,下面灰绿色,被卷或开展的长毛;中脉在下面突起,离基三出脉及侧脉3-4对。头状花序径2-3cm,少数至数十个排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1-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约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先端尖,顶部常紫红色,下部被腺和密毛;内层狭披针形,渐尖,仅具腺,有缘毛。舌状花20-30个,舌片白色或浅紫红色;管状花黄色,裂片长1mm;花柱附片长0.6mm。冠毛1层,污白色或稍红色,有微糙毛。瘦果倒卵形,扁,两面各有1肋,被白绢毛,有时具腺。花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3200m的高山及亚高山林缘、草坡、溪岸及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茶子心

    药材名称茶子心拼音Chá Zǐ Xīn别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原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梣树

  • 小花清风藤根

    药材名称小花清风藤根拼音Xiǎo Huā Qīnɡ Fēnɡ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马尾千金草

    《中药大辞典》:马尾千金草药材名称马尾千金草拼音Mǎ Wěi Qiān Jīn Cǎo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石松科植物马尾千金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一扫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扫光药材名称一扫光拼音Yì Sǎo Guānɡ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双花千里光Seneeio dianthus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全草,切段晒干。性味苦

  • 金刚大

    药材名称金刚大拼音Jīn Gānɡ Dà来源药材基源:为百部科植物黄精叶钩吻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omia japonica Miq.[C.kiushiana Makino]采收和储藏

  • 苘麻根

    《中药大辞典》:苘麻根药材名称苘麻根拼音Qǐnɡ Má Gēn出处《蜀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根,立冬后拔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粘液质,其中有戊糖1.41%、戊聚糖1.2

  • 麝香草

    药材名称麝香草拼音Shè Xiānɡ Cǎo别名百里香(《上海植物名录》)。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麝香草的全草。5~6月采收。原形态灌木状常绿草本。茎坚硬直立,四棱形,高18~

  • 冰凉花

    药材名称冰凉花别名福寿草、侧金盏花、冰了花、顶冰花来源为毛茛科冰凉花属植物冰凉花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以全草入药。早春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性味苦,平。有小毒。

  • 垂丝卫矛果

    药材名称垂丝卫矛果拼音Chuí Sī Wèi M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xyphy

  • 母猪草

    药材名称母猪草拼音Mǔ Zhū Cǎo别名山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耳状人字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ocarpum auriculatum(Franch.)W.T.Wang et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