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蓝花棘豆

蓝花棘豆

药材名称蓝花棘豆

拼音Lán Huā Jí Dòu

英文名all-grass of Skyblueflower Crazyweed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新华本草纲要》:河北、山西以根作为黄芪使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蓝花棘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pis coerulea(pall.)DC.[Astragalus coeruleus P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蓝花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主根粗壮,外皮暗褐色。地上茎缩短或无地上茎。奇数羽状复叶,长5-20cm;托叶披针形,膜质,先端长渐尖,中部以下与叶柄合生,被柔毛。小叶21-33,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mm,宽2-5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近无毛,或两面疏被平伏的长柔毛。花梗细,有长柔毛;总状花序长3-10cm,花多数,疏生;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3mm,被毛;花萼钟状,长4-5mm,有短柔毛,萼齿披针形;蝶形花紫红色或蓝紫色,长编印1cm,旗瓣宽倒卵形,翼瓣和龙骨瓣与旗瓣等长或稍短;雄蕊10,二体;子房内有多数胚珠,花柱向内弯曲。荚果长圆状卵形,长1.2-1.8cm,宽4-5mm,肿胀,先端具喙,外有白色平伏的短柔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林间草甸、河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利尿逐水。主水肿;腹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发散

    药材名称大发散拼音Dà Fā Sàn英文名Parish's Ironweed别名豆鼓叶、大红花远志出处始载于《云南思矛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

  • 马齿苋子

    《中药大辞典》:马齿苋子药材名称马齿苋子拼音Mǎ Chǐ Xiàn Zǐ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种子。功能主治《开宝本草》:"明目。"复方①治青盲白翳,

  • 偏翅唐松草

    药材名称偏翅唐松草拼音Piān Chì Tánɡ Sōnɡ Cǎo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Delavay Meadowrue别名南马尾连、马尾连、马尾黄连、土黄连出处出自《中国药

  • 山红稗

    药材名称山红稗拼音Shān Hónɡ Bài别名山稗子、红稗、浆果苔草、芭茅草来源莎草科苔属植物山稗子Carex baccans Nees,以全草、根、种子等入药。秋季采集,分别处

  • 毛叶黄药

    药材名称毛叶黄药拼音Máo Yè Huánɡ Yào别名狗屁藤、臭屁藤、白鸡屎藤、黄根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鸡矢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ederria yunnanensis (Le

  • 刺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药材名称刺石榴拼音Cì Shí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

  • 黄山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根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黄山鳞毛蕨,又名:

  • 苦刺

    药材名称苦刺拼音Kǔ Cì别名苦刺花、狼牙刺、铁马胡烧来源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

  • 黄花鸢尾

    药材名称黄花鸢尾拼音Huánɡ Huā Yuān Wěi别名开口箭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黄花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ilsonii 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帘子藤

    药材名称帘子藤拼音Lián Zi Ténɡ别名花拐藤、腰骨藤、长角胶藤来源夹竹桃科帘子藤Pottsia laxiflora (Blume) O. Ktunze,以根、茎、乳汁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