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虎尾轮根

虎尾轮根

《中药大辞典》:虎尾轮根

药材名称虎尾轮根

拼音Hǔ Wěi Lún Gēn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

性味甘,温。

①《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无毒。"

②《泉州本草》:"味苦微辛,性涩而平。"

归经入肺、胃、肾三经。

①《广西中药志》:"入肺、胃二经。"

②《泉州本草》:"入肝、肾、心、肺诸经。"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益肾。治心胃气痛,痰饮咳嗽,肾虚遗精。

①《广西中药志》:"行气止痛,逐痰化饮。治心胃气痛,痰饮咳嗽。"

②《泉州本草》:"益肾滋肝。治肾虚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注意《广西中药志》:"肺热咳嗽者忌用。"

复方①治咳嗽,气痛:猫尾射根三至五钱,瘦猪肉一至二两。同煲服。(《广西中药志》)

②治胃痛不吐酸:虎尾轮根一至二两(干的酌减,洗净,切碎),鸡一只(去肠杂)。水、酒各半炖服,可续服,时间不拘。(《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肾虚遗精:猫尾射根晒干研末,每次二至三钱,开水送服。(《泉州本草》)

④治小儿惊痫:虎尾轮根三至八钱。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虎尾轮根

药材名称虎尾轮根

拼音Hǔ Wěi Lún Gēn

英文名root of Crinite Uraria

出处出自《闽南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Uraria crinita (L.)Desv.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aria crinita (L.)Desv.[Hedysarum crinit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猫尾射 亚灌木状草本,高1-1.5m。茎枝较粗,被短粗毛。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5-10cm;小叶柄约2mm;托叶长三角形,基部宽阔;小叶3-5,稀7;小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cm,顶端1片较大,先端尖,基部圆或微心形,上面无毛或在中脉处被毛,背面被短毛,网状脉凸出。总状花序顶生,花密集,长达30cm;苞片披针形,基部宽阔,边缘被长睫毛,下部苞片宿存,上部的伸出于花之上,花开放时即脱落;每苞片有花2朵;花萼浅林状,5齿裂,上面2裂片较短,下面3裂延长,均被白色长硬毛,毛的基部鼓?状;花冠紫色,长7-8mm;雄蕊10,二体,对着旗瓣的1枚分离;子房上位,花柱线形,内弯。荚果3-7节,荚节膨胀,略透明,被极短的毛。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荒地、灌木林边或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根细长,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棕黄色,具细皱纹,支根纤细,皮部易剥离。质稍硬,折断面不平整,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淡黄色,于放大镜下观察,木部具众多小孔(导管),射线明显,呈放射状。气微,味淡。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肺;胃;肾;肝;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逐饮化痰。主心胃气痛;痰饮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注意《广西中药志》:肺热咳嗽者忌用。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行气止痛,逐痰化饮,治心胃气痛,痰饮咳嗽。

2.《泉州本草》:益肾滋肝。治肾虚遗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芫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芫花药材名称黄芫花别名北芫花、芫蒿、药鱼梢、黄闷头花、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来源瑞香科荛花属植物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 洋蓍草

    《中药大辞典》:洋蓍草药材名称洋蓍草拼音Yánɡ Shī Cǎo别名锯草(《中国药植图鉴》),蜈蚣蒿、一苗蒿(《陕西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千叶蓍的全草。6~8月采收。

  • 长瓦韦

    《中药大辞典》:长瓦韦药材名称长瓦韦拼音Chánɡ Wǎ Wéi别名扎柏(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长瓦韦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附生草本,长约20余

  • 鸡肾草

    《中药大辞典》:鸡肾草药材名称鸡肾草拼音Jī Shèn Cǎo别名鸡肾子、腰子草、双仁、肾经草(《荆州中草药》)。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鸡肾草的全草。8~9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

  • 藜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藜芦药材名称藜芦拼音Lí Lú别名黑藜芦、山葱、大叶藜芦、棕包头、人头发、七厘丹来源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以根部或带根全草入

  • 硕苞蔷薇

    药材名称硕苞蔷薇拼音Shuò Bāo Qiánɡ Wēi别名圆刺菱、毛刺头、猴柿刺、野毛栗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 Wendl.,以根、花和果实入药

  • 肥猪草

    药材名称肥猪草拼音Féi Zhū Cǎo英文名Fragrant Bulbophyllum别名芳香石豆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香石豆兰的全草。拉丁

  • 绢毛苣

    药材名称绢毛苣拼音Juàn Máo Jù别名扫工色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绢毛苣的全草。7~9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高4~25厘米

  • 兴安白头翁

    药材名称兴安白头翁拼音Xìnɡ ān Bái Tóu Wēnɡ英文名Dahurian Pulsatilla Root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白头翁pulsatill dahu

  • 红走马胎

    药材名称红走马胎拼音Hónɡ Zǒu Mǎ Tāi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红背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rubri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洗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