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土连翘

西藏土连翘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土连翘

药材名称西藏土连翘

拼音Xī Zànɡ Tǔ Lián Qiáo

来源金丝桃西藏土连翘Hypericum bellum L.,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治急、慢性肝炎,感冒,痢疾,口腔炎,蛔虫,皮炎等症。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西藏土连翘

药材名称西藏土连翘

拼音Xī Zànɡ Tǔ Lián Qiáo

别名连翘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美丽金丝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bellum Li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果实,晒干。

原形态美丽金丝桃灌木,高0.3-1m。稀达1.5m,全株无毛。茎、枝圆柱形,红褐色。单叶对生;无柄;叶片心状卵圆形,偶近圆形,长1.5-5cm,宽1.5-4cm,先端圆形或微缺,或有小突尖,基部近心形或心形,干时上面橄榄绿色,下面较淡,全面散布透明腺点,侧脉每边2-4,下面明显。聚伞花序具(1)2-3花,顶生,无梗或有短梗;苞片及小苞片卵状长圆形,长达1.2cm,宽约5mm;花梗长1-2.5cm;萼片卵圆形,长5-7mm,先端圆形;花瓣金黄色,倒卵圆形,长1.8-2.5cm,宽1.3-2cm,先端圆形;雄蕊长为花瓣的1/3-2/5,5束,每束约20-40枚,偶有更多;子房卵球形,花柱5,分离。蒴果卵球形,长1.2-1.4cm,宽0.8-0.9cm,成熟时红褐色。种子圆柱形,两端锐尖,两侧有不明显的狭翅,表面有细蜂窝状纹,淡褐色或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300m的山坡草地、林缘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驱蛔;止痒。主肝炎;痢疾;口疮;蛔虫腹痛;口疮;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外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槿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槿皮药材名称木槿皮拼音Mù Jǐn Pí别名川槿皮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茎皮或根皮。春、夏砍伐茎枝,剥皮晒干;秋

  • 春不见

    《中药大辞典》:春不见药材名称春不见拼音Chūn Bú Jià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

  • 藏紫菀

    药材名称藏紫菀拼音Cánɡ Zǐ Wǎn别名青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ouliei Franch.采收和储藏:5-7月开花期采收头状花,阴干

  • 百部还魂

    《中药大辞典》:百部还魂药材名称百部还魂拼音Bǎi Bù Hái Hún别名还魂草(《广西中药志》),狗笠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

  • 太白韭

    药材名称太白韭拼音Tài Bái Jiǔ别名野葱、野蒜、太白山葱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太白韭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Prattii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大飞扬

    药材名称大飞扬拼音Dà Fēi Yánɡ别名马鞍叶羊蹄甲(《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蝴蝶风、羊蹄藤(《广西中药志》),夜合叶(《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

  • 绵毛娃儿藤

    药材名称绵毛娃儿藤别名通脉丹、三白根、大白前[广东马山]来源萝藦科棉毛娃儿藤Tylophora mollissima Wig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全叶:治哮喘。根:清肺热,止咳

  • 蔓乌头

    《中药大辞典》:蔓乌头药材名称蔓乌头拼音Màn Wū Tóu别名细茎蔓乌头(《东北植物药图志》),鸡头草(《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出处《东北药用植物原色

  • 蒲儿根

    药材名称蒲儿根拼音Pú ér Gēn别名猫耳朵、肥猪苗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蒲儿根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以全草入药。春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

  • 南方六道木

    药材名称南方六道木拼音Nán Fānɡ Liù Dào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南方六道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ia dielsii (Graebn.) Rehd.采收和储藏: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