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角蒿

西藏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角蒿

药材名称西藏角蒿

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西藏角蒿Incarvillea younghustandii Sprague,以根及种子入药。7~9月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8~9月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性味甘、淡,温。

功能主治补养气血。用于久病体虚,头晕,贫血,产后乳少。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西藏角蒿

药材名称西藏角蒿

拼音Xī Zànɡ Jiǎo Hāo

别名角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藏波罗花的根及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caruillea younghusbandii Sprague.

采收和储藏:7-9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8-9月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原形态藏波罗花 矮小宿根草本,高10-20cm。根肉质,粗壮,粉6-11mm。叶基生,平铺于地上,为一回羽状复叶;叶轴长3-4cm;顶端小叶卵圆形至圆形,长及宽为3-5(-7)cm,先端圆或钝,基部心形,侧生小叶2-5对,近无柄,卵状椭圆形,长1-2cm,宽约1cm,粗糙,具泡状隆起,有钝齿。花单生或3-6朵生于叶腋中抽出缩短的总梗上;花梗长6-9mm;花萼钟状,无毛,长8-12mm,口部直径约4mm,萼齿5,不等大;花冠细长,漏斗状,长4-5(-7)cm,中部直径8mm,花冠筒橘黄色;雄蕊4,二强;子房棒状,2室,柱头扇形,2片开裂。蒴果近于木质,弯曲或新月形,长3-4.5cm,具4棱,先端锐尖,淡褐色,2瓣开裂。种子2列,椭圆形,长约5mm,宽约2.5mm,下凸起,上面凹入,近黑色,具不明显细齿状周围及鳞片。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出沙质草甸及山坡砾石垫状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西藏。

性味味甘;淡;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主久病虚弱;产后乳少;头晕;贫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幌伞枫

    药材名称幌伞枫拼音Huǎnɡ Sǎn Fēnɡ别名大蛇药、五加通、凉伞木来源五加科异参属植物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 (Roxb.) Seem.,以根、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 金腰

    药材名称金腰别名猫眼草来源虎耳草科金腰Chrysosplenium grayanum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主治排脓解毒。外用治黑头疔疮。用法用量鲜全草适量,加盐卤捣烂敷患处。待

  • 单根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根木药材名称单根木拼音Dān Gēn Mù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来源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 Tsiang

  • 皂角刺

    《中国药典》:皂角刺药材名称皂角刺拼音Zào Jiǎo Cì英文名SPINA GLEDITSIAE别名天丁、皂丁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 沙棘

    《中国药典》:沙棘药材名称沙棘拼音Shā Jí英文名FRUCTUS HIPPOPHAE别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黑刺、醋柳来源本品系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

  • 猫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人参药材名称猫人参拼音Māo Rén Shēn别名猫气藤、沙梨藤、糯米饭藤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镊合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 Dunn,以根入药。夏秋

  • 多穗石柯茎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茎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栎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Re-hd.[

  • 草香附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香附药材名称草香附拼音Cǎo Xiānɡ Fù别名走茎灯心草来源灯心草科草香附Juncus amplifolius Camu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四川、云南、西藏

  • 五月霜

    《中药大辞典》:五月霜药材名称五月霜拼音Wǔ Yuè Shuā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稀毛香青的全草。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13厘米,具腺毛或绒毛。有根茎。

  • 豆腐泔水

    《中药大辞典》:豆腐泔水药材名称豆腐泔水拼音Dòu Fu Gān Shuǐ别名豆腐泔(《慈航活人书》)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来源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性味《纲目拾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