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追骨风

追骨风

《中药大辞典》:追骨风

药材名称追骨风

拼音Zhuī Gǔ Fēnɡ

别名八里花、八里麻

出处《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蓝刺头花序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漏芦"条。

功能主治泡酒服,治跌打损伤,并有活血、发散的效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追骨风

药材名称追骨风

拼音Zhuī Gǔ Fēnɡ

英文名inflorescence of Broadleaf Globethistle

别名八里花、八里麻、蓝刺状

出处出自《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禹洲漏芦的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摘,晒干。

原形态1.祁州漏芦多年生草本,高25-65cm。主根粗大。茎直立,单一,密生蛛丝状毛及白色柔毛。基生叶有长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2-25cm,宽5-10cm,羽状全裂里琴形,裂片常再羽状深裂或浅裂,两面均被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中部叶及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顶生,大形,直径5-6.5cm:总苞广钟形,总苞片干膜质,多列,外列与中列匙形,先端有扩大成圆形撕裂状的附属体,最内一列狭披针形或线形,较外列为长;花全部管状花,淡红紫色;花冠长2-3cm,先端5裂;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下位,花柱伸出,柱头2裂,紫色。瘦果例圆锥形,长约5-6mm,黑褐色,有宿存之羽状冠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2.蓝刺头多年生草本,高35-65cm,全株被白色蛛丝状毡毛。茎直立。叶互生,近根部叶较大,有柄;茎上部叶无柄;叶片椭圆形,长4-10cm,宽2-6cm,羽状分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边缘有尖刺,上面暗黄绿色,被蛛丝状毛,下面密被白色蛛丝状毡毛,呈白色。多数小头状花序集合成圆球形,直径2.3-3.5cm;小头状花序有白色刚毛状的外总苞,基部联合,向上有鳞片状总苞2轮,内轮较外轮长,披针形,长约1cm,宽约2mm,中脉顶端伸出成刺,上部天蓝色,下部淡绿白色;总苞内有一管状花,长约1.5cm,先端5裂,天蓝色,冠毛不发达;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倒钟形,被茸毛,柱头2裂。瘦果杯状,被白色长毛。花期7-9月。果期10月。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磊多为散落的小头状1.5-2cm。外总苞刚毛状,白色,长约0.5cm,内总苞片外层为匙形,长约1cm,先端渐尖,边缘有篦状睫毛,内层为狭鞭形至长圆形,长约1.5cm,先端锐在,中部以上有睫毛,内总苞片的顶端均为淡蓝色或天蓝色,中部为黄白色或黄绿色,下部色稍深,呈淡棕黄色。花冠筒状,长约1.5cm,先端5裂,裂片条形,呈黄褐色或黄棕色,下面筒部淡黄色或白色,子房倒钟形,被淡黄色茸毛,柱头2裂。偶见完整的复头状花序,呈球形,直径2-4cm。气微弱,味淡。

显微鉴别 总苞片表面观:总苞片表皮细胞多纵向延长,内总苞片脊背处分其周围的细胞壁呈连球状增厚。气孔和腺毛多集中于内总苞片的下表皮中部以上。气孔为不定式。腺毛长60-90μm,腺头由2-4个细胞组成。最内层总苞片的上表皮细胞壁较厚,呈纤维状。各层总苞片的顶端及边缘细胞均向外突出呈毛状。

粉末特征:淡黄色。①花粉粒易见,呈椭圆形或类三角形,长径55-75μm,短径约50μm,外壁具稀疏的刺状突起。②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呈椭圆形、类圆形、圆形或类长方形,长径50-60μm,短径20-40μm,壁较厚,胞腔明显,具壁孔。③柱头碎片可见,顶端呈刺状突起。④遥毛极少见。㈤非腺毛两种,一种呈长圆锥形,有的变曲;另一种稍长,顶端钝圆。㈥草酸钙簇晶和针晶多存在于薄壁细胞碎片中。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骨折;创伤出血;胞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胡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胡枝子药材名称胡枝子拼音Hú Zhī Zǐ别名扫皮、随军茶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s Turcz.,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辛、

  • 公母草

    药材名称公母草拼音Gōnɡ Mǔ Cǎo别名四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oblonega (Benth.)Merr. Et Chun[Van

  • 过腰蛇

    药材名称过腰蛇拼音Guò Yāo Shé英文名tridentata Merremia别名地旋花、凉粉草、飞洋草、山茑萝藤、野通心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过腰

  • 树地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地瓜药材名称树地瓜拼音Shù Dì Guā别名山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鸡眼睛来源桑科无花果属植物撕裂榕Ficus laceraatifolia Levl.

  • 苦生叶

    药材名称苦生叶来源玄参科苦生叶Torenia vagans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牙痛,口腔炎,小儿疳积。用量3~5钱。外治外伤感染,毒蛇咬伤

  • 小山豆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山豆根药材名称小山豆根别名山豆根[四川]来源防己科小山豆根Stephania elegans Hook. f. et Thom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

  • 黄杨木叶

    药材名称黄杨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Yè别名黄杨脑(《丹溪心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黄杨醇碱E、环朝鲜黄

  • 骆驼肉

    《中药大辞典》:骆驼肉药材名称骆驼肉拼音Luò Tuo Rò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肉。性味甘,温。①《日华子本草》:"温。"②《纲目》:&q

  • 毛药

    《中药大辞典》:毛药药材名称毛药拼音Máo Yào别名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茄科植物十萼茄的全株。秋

  • 牛肉

    《中药大辞典》:牛肉药材名称牛肉拼音Ni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原形态①黄牛(《说文》)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