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盏菊

金盏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盏菊

药材名称金盏菊

拼音Jīn Zhǎn Jú

别名水涨菊、山金菊

来源菊科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L.,以根、花入药。

生境分部河北、江苏、福建。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根:活血散瘀,行气利尿。主治症瘕疝气,胃寒疼痛。

花:凉血,止血。主治肠风便血。

用法用量根1~2两;花:5~10朵。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金盏菊

药材名称金盏菊

拼音Jīn Zhǎn Jú

别名大金盏花(《广西药植名录》),水涨菊、山金菊(《福建中草药》)。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花、根。秋季或第2年春采花及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3~48厘米,全株有短毛。茎有纵棱。叶互生,长2.2~7.8厘米,质细嫩,长倒卵形,淡绿色,无叶柄。头状花序,直径3.3~7.8厘米;花异性,放射状;缘花舌状,1~2列,黄色或橙色,盘花不实;总苞阔,苞片1~2列。瘦果秃净,无冠毛。

生境分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花含类胡萝卜素约3%,中有西红柿烃、蝴蝶梅黄素、毛茛黄素、玉红黄质等;尚含挥发油约0.02%,树脂约3.44%,粘液质约4%,苹果酸约6.84%,十五酸,微量水杨酸,少量生物碱和具有一种有机物质的酶。根含三萜皂甙。地上部分含苦味质、由齐墩果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皂甙、三萜成分山金车二醇等;尚含鞣质约6.45%。种子含脂肪油,主为月桂酸和棕榈酸的甘油酯;其不皂化部分中含蜡醇和甾醇,还含生物碱。

药理作用花、叶有消炎、抗菌作用,特别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效果较好。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在碱性环境中,效果较好。动物试验证明,花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降低反射兴奋性;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降低,增强心脏活动,增大心跳振幅,减慢心率,促进狗的胆汁分泌,加速创伤愈合。欧洲民间外用于皮肤、粘膜的各种炎症,亦可内服治各种炎症及溃疡(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胆疾患等)。用于消化道癌肿可减轻中毒症状、改善食欲、睡眠等,亦有用于月经不调者。酊剂在试管中对病毒有杀灭作用,但对小鼠用A2 Frunze flu virus产生的病毒性肺炎,未显示治疗效果。叶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凝血酶元时间缩短),但此与其中所含的鞣质和钙盐有关。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根:行气活血。花:凉血,止血。

复方①治胃寒痛:金盏菊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或酒、水煎服。

②治疝气:金盏菊鲜根二至四两。酒、水煎服。

③治症瘕:金盏菊干根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④治肠风便血:金盏菊鲜花十朵,酌加冰糖。水煎服。(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盏菊

药材名称金盏菊

拼音Jīn Zhǎn Jú

英文名Potmarigold Calendula

别名大金盏花、水涨菊、山金菊、灯盏花、月月红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endula officinoali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金盏菊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有短毛。茎直立,有纵棱,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下部叶匙形,全缘;上部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9cm,宽1-2cm,先端钝或尖,基部略带心脏形,稍抱茎,边缘全缘或具稀疏的细齿。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2.5-5cm,有梗;总苞具苞片1-2层,苞片线形,先端渐尖,边缘膜质;舌状花黄色或橘黄色,雌性,1-2层,孕育,舌片全缘或先端3齿裂;管关花两性,不孕育,裂片5,花柱不裂。瘦果较苞片长,向内钩曲,背部具鳞片状横褶绉,两侧具窄翼;无冠毛。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物性 喜温暖向阳。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夹沙土较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在当年9-10月或第2年3-4月播种。整地后开1.3m宽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约25cm开穴。每1hm2用种子7.5kg混到拌有畜粪水的草木灰里作成种子灰,匀撒穴里,施人畜粪水,上盖草木灰至不见种子灰为止。

田间管理 当苗高7-10cm时匀苗、补苗,每穴留苗2-3株,同时浅耕除草1次,第2次中除在植株初现花薹时进行,第3次中除在孕蕾盛期,每次中除后都要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赤可施硫酸氢、过磷酸石灰等。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蛞蝓和蚜虫,前者咬食幼苗,可在早晨撒鲜石灰粉防治:后者在花蕾期为害,可用化学药剂防治。

药理作用花、叶有消炎、抗菌作用,特别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效果较好。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在碱性环境中,效果较好。动物试验证明,花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降低反射兴奋性;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降低,增强心脏活动,增大心跳振幅,减慢心率,促进狗的胆汁分泌,加速创伤愈合。欧洲民间外用于皮肤、粘膜的各种炎症,亦可内服治各种炎症及溃疡(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胆疾患等)。用于消化道癌肿可减轻中毒症状、改善食欲、睡眠等,亦有用于月经不调者。酊剂在试管中对病毒(APR-8及A2 Frunze flu virus)有杀灭作用,但对小鼠用A2 Frunze flu virus产生的病毒性肺炎,未显示治疗效果。叶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凝血酶元时间缩短),但此与其中所含的鞣质和钙盐有关。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调经。主中耳炎;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鲜品取汁滴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树皮

    药材名称接骨树皮拼音Jiē Gǔ Shù Pí别名类梧桐、接骨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思茅豆腐柴的根皮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zemaoensis Pei.采收和储藏:茎皮春

  • 葡萄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葡萄叶秋海棠拼音Pú Tɑo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大叶半边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葡萄叶秋海棠带根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dulis Levl.采

  • 海鲶

    药材名称海鲶拼音Hǎi Nián别名骨仔、油松、骨鱼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鲶科动物中华海鲶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us sinensis Lacepede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

  • 慈竹叶

    《中药大辞典》:慈竹叶药材名称慈竹叶拼音Cí Zhú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慈竹

  • 水田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田七药材名称水田七拼音Shuǐ Tián Qī别名水狗仔、水虾公、屈头鸡、黑冬叶、冬叶七、米荷瓦、马老头、水鸡仔、水萝卜、水槟榔来源蒟蒻薯科(蛛丝草科、箭根薯科)裂果薯

  • 礁膜

    药材名称礁膜拼音Jiāo Mó英文名reef Monostroma别名绿紫菜、苔皮、石菜、大本青苔菜、由菜、绿苔、青菜出处始载于《中国经济海藻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礁膜科植物礁膜及袋礁膜的藻体。拉丁植物

  • 荚蒾根

    药材名称荚蒾根拼音Jiá Mí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dilatatum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荚蒾落

  • 《中药大辞典》:酒药材名称酒拼音Jiǔ出处《别录》来源为米、麦、黍、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化学成分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等条件之不同,酒的名色极多,其成分亦差异甚大。在制法上,酒可分为蒸馏酒(

  • 深山不出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深山不出头药材名称深山不出头别名独脚莲、石上莲来源蛇菰科深山不出头Balanophora valida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酸、甘,凉。功能主治解毒,散瘀,

  • 虾须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须草药材名称虾须草拼音Xiā Xū Cǎo别名绿绿草、沙小菊来源菊科虾须草Sheareria nana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