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银紫丹参

银紫丹参

药材名称银紫丹参

拼音Yín Zǐ Dān Shēn

别名白背丹参丹参、白元参、紫丹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地黄鼠尾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除戏叶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地黄鼠尾草,多年生30-60cm。茎直立,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基出叶叶柄长6-8cm,茎生叶具短柄或至无柄;叶片长椭圆形,长3.5-11cm,宽2-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圆形,边缘有圆齿,上面绿色,被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短绒毛。轮伞花序,每办公轮有4-6朵,3-8轮组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苞片倒卵圆形,被长柔毛;花梗长3-4mm;花萼钟状,二唇形,下唇较上唇稍大;花冠黄色,有淡紫色斑点,冠筒伸出萼外,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下唇较大,中裂片倒心形;发育雄蕊伸出花冠,花丝扁平;花柱长,下唇较大,中裂片倒心形;发育雄蕊伸出花冠,花丝扁平;花柱长,超出花冠很远,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子房裂片卵圆形。小坚果灰黑色,倒卵圆形,腹面具棱,光滑。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600m的山地松林下及荒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省。

性状性状鉴别,根呈圆锥形,长5-25cm,直径1-3cm,表面红色。质松而脆。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根含丹参酮(tanshinone)Ⅰ、ⅡA,亚甲基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还含白云参甙(baiyunoside),山栀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 8-O-acetate),6-O-丁香基-8-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6-O-syringyl-8-O-acetyl shan zhiside methyl ester)。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利湿解毒。主胸痹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崩漏;赤白带下;恶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香葇

    药材名称石香葇拼音Shí Xiānɡ Róu别名石苏(《开宝本草》),蚊子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石艾,独行千里(《陆川本草》),青香薷(《中药志》),五香草(《杭州药植志》)

  • 鬼灯笼根

    《中药大辞典》:鬼灯笼根药材名称鬼灯笼根拼音Guǐ Dēnɡ Lonɡ Gēn别名土骨皮(《陆川本草》)。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秋季采。性味苦,寒。①《本草求原》:&qu

  • 锡矿

    药材名称锡矿拼音Xī Kuànɡ出处《药性考》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锡石。原形态锡石(《尔雅》)正方晶系,晶体常呈双锥形或双锥与四方柱之聚形,或板状;且有膝状双晶出现,但通常以散布状细粒或不规则

  • 卵叶贝母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卵叶贝母兰药材名称卵叶贝母兰拼音Luǎn Yè Bèi Mǔ Lán别名有瓜石斛来源兰科贝母兰属植物卵叶贝母兰Coelogyne occultata

  • 樟树皮

    《中药大辞典》:樟树皮药材名称樟树皮拼音Zhānɡ Shù Pí别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

  • 密马

    《中药大辞典》:密马药材名称密马拼音Mì Mǎ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半灌木,高30~60厘米。茎粗,稍有分枝,被毛。单数

  • 虾蟆肝

    《中药大辞典》:虾蟆肝药材名称虾蟆肝拼音Há Má Gān出处《纲目》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用法用

  • 阴香叶

    《中药大辞典》:阴香叶药材名称阴香叶拼音Yīn Xiānɡ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化学成分含丁香油酚,芳樟醇等挥发

  • 柃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柃木药材名称柃木拼音Línɡ Mù别名细叶菜、海岸柃来源山茶科柃木属植物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以茎、叶、果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 槐耳

    《中药大辞典》:槐耳药材名称槐耳拼音Huái ěr别名槐糯(《千金方》),槐菌(《唐本草》),槐鸡(《蜀本草》),槐鹅(《圣惠方》),槐蛾、赤鸡(《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寄生于槐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