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镰片假毛蕨

镰片假毛蕨

药材名称镰片假毛蕨

拼音Lián Piàn Jiǎ Máo Jué

英文名herb of Falcate-lobe Pseudocyclosorus

别名凤尾草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镰片假毛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cyclosorus falcilobus (Hook.) Ching[Lastrea falcilobus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0-120cm。根茎短而直立,粗1-1.5cm,与叶柄基部疏被黄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全缘。叶簇生;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基部稍膨大,疏被灰白色柔毛,上面有2-3条纵沟;叶片近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50-100cm,宽10-25cm,先端长尾状渐尖并为深羽裂,基部缩狭,下部二回深羽裂,上面仅羽轴及中脉有毛,下面沿叶轴、羽轴及小羽轴披针状毛;羽片25-30对,互生,斜展,无柄,线状披针形,中部的长8-15cm,宽6-10mm,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羽状深裂几达叶轴,在着生片的叶轴下面有1个褐色瘤状的气囊体,下部数对突然缩短成耳形至线形;裂片镰状长圆形,22-25对,密接,偏斜,先端短尖,基部上侧的裂片较长,全缘;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单一,每裂片上7-8对,基部上侧1脉达缺刻,下侧1脉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每裂片有6-7对,囊群盖圆肾形,红褐色,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100m的山溪谷旁或路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入心、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生肌敛疮。主痢疾;肠炎;烧火伤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煎浓汁涂。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痢疾、烧烫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粉团花根

    药材名称粉团花根拼音Fěn Tuán Huā Gēn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根。功能主治治疟疾,烂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 毛草龙根

    药材名称毛草龙根拼音Máo Cǎo Lónɡ Gēn英文名Ludwigia octoualuis(Jacq.)Raven别名水丁香头、水丁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丁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千层楼

    药材名称千层楼拼音Qiān Cénɡ Lóu别名小对叶草、小过路草、赶山鞭[四川]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以全草入药。7~

  • 黄泥菜

    药材名称黄泥菜拼音Huánɡ Ní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Twinflower Wedelia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孪花蟛蜞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红筷子冠毛

    《中药大辞典》:红筷子冠毛药材名称红筷子冠毛拼音Hónɡ Kuài Zi Guàn Máo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种缨。功能主治《峨嵋药植》:&

  • 破天菜

    药材名称破天菜拼音Pò Tiān Cài别名大将军、野烟、红麻菠萝、红雪柳、蒙自苣、野莴笋来源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破天菜Lobelia seguinii Levl. et Vant.

  • 灵猫肉

    《中药大辞典》:灵猫肉药材名称灵猫肉拼音Línɡ Māo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的肉。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求原》:&

  • 老来青

    药材名称老来青别名黄寿丹、还少丹、披散黄细心来源紫茉莉科黄细心属植物黄细心Boerhaavia diffusa L.[B. repens 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

  • 淮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淮通药材名称淮通拼音Huái Tōnɡ别名淮木通、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宝兴马兜铃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Franch.,以根和茎入药。

  • 青竹蛇

    《中药大辞典》:青竹蛇药材名称青竹蛇拼音Qīnɡ Zhú Shé别名竹叶青、青竹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竹叶青的全体。原形态全长50~80厘米。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