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雷公连

雷公连

药材名称雷公连

拼音Léi Gōnɡ Liá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mydrium

别名大医药、大软筋藤、九龙上调、野红苕、青藤、雷公药、风湿药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雷公莲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ydrium sinense (Engl.) H. Li.[Epipremnopsis sinensis(Engl)H.Li;Scindapsus sinensis Eng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雷公连,附生藤本。茎较细弱,粗3-5mm,借气生根紧贴于树干上,节间长3-5cm。叶柄上面具槽,基部扩大,长8-15cm,上部有长约1cm的关节,叶柄鞘达关节,撕裂状脱落;叶片革质,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镰状披针形,全缘,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长13-23cm,宽5-8cm,常一侧为另一侧宽的2倍;中肋表面平坦,背面隆起,侧脉与中肋成30度锐角斜伸,然后弧形上升,边缘连接,细脉网状。花序柄淡绿色,长约5.5cm;佛焰苞肉质,蕾时绿色,席卷为纺锤形,上端渐尖,长约7cm,中部粗2.2cm,盛花时展开成短舟状,近卵圆形,长约8-9cm,黄绿色至黄色;肉穗花序倒卵形,长约4cm,粗约1.8cm,梗长0.5-1cm。花两性,子房顶部五至六边形,柱头无柄;花丝基部宽,长约4mm,药隔线形,药室长圆形,从顶部外向纵裂。浆果绿色,成熟时黄色、红色,味臭。种子1-2颗,棕褐色,倒卵状肾形,长约2mm。花期6-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我国特有,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瘀止痛。主风湿麻木;心绞痛;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辛、微苦、性凉。有祛瘀生新、镇痛的功能。用于骨折、跌打、心绞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赤小豆叶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叶药材名称赤小豆叶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别名赤小豆藿(《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叶。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遗尿。①

  • 钩藤根

    《中药大辞典》:钩藤根药材名称钩藤根拼音Gōu Ténɡ Gēn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茜草种植物钩藤的根。性味《闽东本草):"味苦涩,寒。"归经《闽东本草》:"

  • 赤麻

    药材名称赤麻拼音Chì M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的根或嫩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Makino[B.platyphylla D.

  • 猬肉

    《中药大辞典》:猬肉药材名称猬肉拼音Wèi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

  • 儿茶

    《中国药典》:儿茶药材名称儿茶拼音ér Chá来源本品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 f.) Willd.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

  • 单花山竹子

    药材名称单花山竹子拼音Dān Huā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Uniflower Garcin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单花山竹子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

  • 苦檀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檀子药材名称苦檀子拼音Kǔ Tán Zǐ别名苦蚕子、冲天子来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以根、叶及种子入药。根全

  • 芫花根

    《中药大辞典》:芫花根药材名称芫花根拼音Yuán Huā Gēn别名黄大戟(《吴普本草》),蜀桑(《别录》),金腰带、铁牛皮(《分类草药性》)。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根,秋季

  • 箬蒂

    药材名称箬蒂拼音Ruò Dì英文名leaf base of Chequershaped Indocalamus出处出自《本经逢原》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基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Ind

  • 泽珍珠菜

    药材名称泽珍珠菜别名星宿菜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泽星宿菜Lysimachia candida Lind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有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外用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