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鲤鱼脂

鲤鱼脂

《中药大辞典》:鲤鱼脂

药材名称鲤鱼脂

拼音Lǐ Yú Zhī

出处《实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脂肪

化学成分市品鲤鱼l市斤含脂肪15.8克,即3.16%。鲤脂稍有绿黄色萤光,略有旋旋旋旋旋光性(在16°,为-1.1°),约含游离脂肪酸6.95%。脂肪中的脂肪酸,饱和者有硬脂酸及少量肉豆蔻酸、棕榈酸;不饱和者有亚油酸,油酸,可能尚有亚麻酸。

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主诸痫,食之良。"

②《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痫疾,惊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鲤鱼脂

药材名称鲤鱼脂

拼音Lǐ Yú Zhī

英文名Carp fat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杀死鲤鱼后,取出脂肪,鲜用或炼油。

原形态鲤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吻钝。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臼齿形。鳞大,侧线鳞33-39。鳃耙一般为18-22。背鳍3,15-21,第3硬刺坚强,后缘有锯齿。 臀鳍3,5。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

资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市品鲤鱼1市斤含脂肪15.8g,即3.16%.鲤脂稍有绿黄色萤光,略有旋旋旋旋旋光性,约含游离脂肪酸6.95%。脂肪中的脂肪酸,饱和者有硬脂酸及少量肉豆蔻酸、棕榈酸;不饱和者有亚油酸、油酸,可能尚有亚麻酸。

性味甘,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定惊止痫。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内服:溶化,适量。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主诸侗,食之良。

2.《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痫疾,惊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玉桂

    药材名称土玉桂拼音Tǔ Yù Guì别名假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新木姜子的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levinei Me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刮去栓皮,洗净,晒干

  • 铁仔

    药材名称铁仔拼音Tiě Zǎi别名碎米棵[果]、矮林子、野茶、豆瓣柴、小暴格蚤、冷饭果、霹拉子、小铁仔来源紫金牛科铁子属植物铁仔Myrsine africana.,以根、全株或叶入药。夏秋采叶,鲜用或

  • 五倍子

    《中国药典》:五倍子药材名称五倍子拼音Wǔ Bèi Zǐ英文名GALLA CHINENSIS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

  • 葎草根

    药材名称葎草根拼音Lǜ Cǎo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葎草的根。功能主治治石淋,疝气,瘰疬。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捣汁。复方①治石淋:葎草根取汁服。(《范汪方》)②治小肠疝气:割人

  • 石蟹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蟹药材名称石蟹拼音Shí Xiè别名石螃蟹来源节肢动物弓蟹科石蟹Macreophtalmus Latreilli Edw.或Telphusa sp.及其他近缘

  • 九龙藤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药材名称九龙藤拼音Jiǔ Lónɡ Ténɡ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

  • 海鹞鱼尾刺

    药材名称海鹞鱼尾刺拼音Hǎi Yào Yú Wěi Cì别名魟鱼刺来源药材基源:为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尾刺。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

  • 红须须

    药材名称红须须拼音Hónɡ Xū Xū英文名Sage,salvia别名洱源鼠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洱源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lankongen

  • 玉米黑粉

    药材名称玉米黑粉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 maydis (DC.) Corda,以孢子堆入药。生境分部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化学成分本菌可产生丙氨

  • 苏合香

    《中国药典》:苏合香药材名称苏合香拼音Sū Hé Xiānɡ英文名STYRAX别名苏合油、流动苏合香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枫香属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