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鸡肫草

鸡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肫草

药材名称鸡肫草

拼音Jī Zhūn Cǎo

别名侧耳根、水侧耳根、金钱七、铜钱草

来源为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鸡眼梅花Parnassia wightian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洗净晒干。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利水祛湿。用于久咳咯血,疟疾,肾结石,胆石症,白带,跌打损伤;外用治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适量。

备注(1)同属植物尚有下列2种亦作鸡肫藤入药:白耳菜(苍耳七、白须草、诗人草)Parnassia foliosa Hook. f. et Thoms.;突隔梅花草(白侧耳梅花草)Parnassia delavayi Franch.。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鸡肫草

药材名称鸡肫草

拼音Jī Zhūn Cǎo

别名侧耳(《贵州民间药草》),水侧耳(《四川中药志》)。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鸡眼梅花带根全草。9~10月采。

原形态鸡眼梅花草,又名:黄梅花草。

多年生蓝本,高约20~50厘米。根茎短粗,须根众多。基生叶丛生,肾脏形或圆卵形,肥厚,长3~5厘米,宽3.5~7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凸尖,基部心形,全缘;具长柄,长约20厘米。花茎中部以上具一无柄叶,抱茎,形与基生叶同。单花顶生,径约1厘米;萼片5,基部多少联合,广矩圆形,长1厘米左右,宿存;花瓣5,淡黄色,酥纹明显,呈倒卵状长圆形,长8毫米,边缘流苏状细裂;雄蕊5,背向,与花被互生,与退化雄蕊间生,退化雄蕊5,具3~5裂;子房卵状椭圆形,3心皮合生,1室,花柱短,先端3裂,微钝圆形。蒴果扁圆形;种子多数,椭圆形。花期7月。

生境分部喜生于大山地带土坎沟边的阴湿处;在海拔1600~2600米的中山地带均有生长。分布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甘,温。

①《贵阳民间药草》:"辛甘,温,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血,跌打损伤,白带,湿疮。

①《贵阳民间药草》:"补肺止咳。治妇女白带,跌打损伤。"

②《四川中药志》:"补虚益气,利水除湿。治妇女白带。咳嗽吐血及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鸡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咳嗽吐血:鸡肫草、鹿衔草。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妇女白带:白侧耳二两,白木槿花五钱。炖猪肉或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湿热疮:鸡肫草,捣绒外用。(《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肫草

药材名称鸡肫草

拼音Jī Zhūn Cǎo

英文名Herb of Wight Parnassia

别名侧耳、水侧耳鸡眼草、黄梅花草、韦氏苍耳七、肥猪草、铜钱草、白侧耳草、荞麦草、疔疮草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鸡眼梅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nassia wightiana Wall.ex Wight et Arn.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全草。

原形态鸡眼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约20-50cm。根茎短粗,须根众多。茎具棱脊,无毛。基生叶丛生;叶柄长3-15cm;叶片肾脏形或圆卵形,肥厚,长3-5cm,宽4-7cm,先端圆形或稍凸尖,基部心形,全缘;花茎中部以上具一无柄叶片,抱茎,与基生叶同形。单花顶生,径约1cm;萼片5,基部多少连合,倒卵形,长1cm左右,宿存;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脉纹明显,呈倒卵状匙形至葫芦形,长约8mm,边缘中部以下具流苏状细裂;雄蕊5,与退化雄蕊间生,退化雄蕊5,具3-5裂;先端头状;子房近上位,卵状椭圆形,三心皮合生,1室,花柱短,先端钝圆形。蒴果扁-圆形。种子多数,椭圆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600m的大山地土坎上和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福建、湖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根茎圆柱形,粗短,直径约6m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多数须根。茎长20-45cm,直径2-3mm,表面棕黄色,有纵棱,质脆,易折断。基生叶丛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肾形,长3-5cm,宽4-7cm,上面棕褐色或绿褐色,下面灰白色。茎生叶1枚,形同茎生叶,较小,无柄。花灰白色,生于茎端,有时可见扁卵形。气微,味淡。

性味味淡,性凉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止血;利湿。主主治肺热咳嗽,咯血,吐血,肾结石,胆结石,白带,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捣敷。

各家论述1.《贵阳民间药草》:补肺止咳。治妇女白带,跌打损伤。

2.《四川中药志》:补虚益气,利水除湿。治妇女白带,咳嗽吐血及湿热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猕猴骨

    药材名称猕猴骨拼音Mí Hóu Gǔ别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剥去皮毛(四肢不去皮毛)

  • 草绣球

    《中药大辞典》:草绣球药材名称草绣球拼音Cǎo Xiù Qiú别名紫阳花、牡丹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种植物草绣球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

  • 太阳海星

    药材名称太阳海星拼音Tài Yánɡ Hǎi Xīnɡ别名太阳鱼来源药材基源:为太阳海星科动物陶氏太阳海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ster dawsoni Verrill采收和储藏:夏、秋

  • 五色梅花

    《中药大辞典》:五色梅花药材名称五色梅花拼音Wǔ Sè Méi Huā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花。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甘紫菜

    药材名称甘紫菜拼音Gān Zǐ Cài来源藻类红藻门甘紫菜Porphyra tenera Kjellm.,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主治瘿瘤脚气。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球果藤

    药材名称球果藤拼音Qiú Guǒ Ténɡ英文名root of Berry-bearing Aspidocarya别名表藤、淮通、汉防已、土防已。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

  • 石榴根

    《中药大辞典》:石榴根药材名称石榴根拼音Shí Liu Gēn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原形态形态详&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

  • 黄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槿药材名称黄槿别名黄木槿、桐花、海麻、海麻桐、木麻、公背树来源锦葵科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以叶、树皮、花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微寒

  • 伞梗虎耳草

    药材名称伞梗虎耳草别名松木蒂来源虎耳草科伞梗虎耳草Saxifraga pasumensis Marq. et Shaw. f. integrifolia Jeei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