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鸭皂树皮

鸭皂树皮

《中药大辞典》:鸭皂树皮

药材名称鸭皂树皮

拼音Yā Zào Shù Pí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鸭皂树,又名:莉球花、楹树、牛角花、消息花、番苏木金合欢、荆球花。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枝略成Z字形,有皮孔;托叶刺状,锐利,长约1.2厘米。2回羽状复叶,羽片4~8对;小叶通常10~20对,线状矩圆形,长2~6毫米。头状花序1或2~3个腋生,球形,花多而密集,直径约1厘米;花序柄被毛,长1~3厘米;花黄色,极香,长约1毫米;萼钟形,上方萼齿短而钝;花冠筒形,5裂;雄蕊多数;子房长筒形,柱头先端弯曲。荚果圆筒形,膨胀,长4~10厘米,直径1~1.5厘米,直或弯曲。花期10月。

本植物的根(鸭皂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福建、浙江、台湾等地。

药理作用儿茶鞣质(3.45%),可治外伤、粘膜炎症。参见"孩儿茶"条。

功能主治《中国植物图鉴》:"收敛止血。煎汁可制儿茶。"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皂树皮

药材名称鸭皂树皮

拼音Yā Zào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Spongetree, Bark of Sweet Acacia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金合欢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cia farnesiana(L.) Willd.[Mimosa farnesian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下树皮,除去杂质,切片,晒干。

原形态金合欢灌木或小乔木,高2-4m。树皮粗糙,褐色;多分枝,小枝常呈“之”字形弯曲,有小皮孔。托叶针刺状,刺长1-2cm,生于小枝上的较短。二回羽状复叶,长2-7cm,叶轴槽状,被灰白色柔毛,有腺体;羽片4-8对,长1.5-3.5cm;小叶通常10-20对,线状长圆形,长2-6mm,宽1-1.5mm,无毛。头状花序1或2-3个簇生于叶腋,直径1-1.5cm;总花梗被毛,苞片位于总花梗的顶部或近顶部;花黄色,极香;萼钟形,上方萼齿短而钝;花瓣连合呈筒状,长约2.5mm,5齿裂;雄蕊多数;长约花冠的2倍;子房圆柱形,被微柔毛。荚果膨胀,圆筒形,长4-10cm,直径1-2cm,暗褐色,表面密生斜纹。种子多数,褐色,卵形,长约6mm。花期3-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树皮含儿茶鞣质(catechutannin)。

药理作用可治外伤,粘膜炎症。参见孩儿茶条。

性味酸;涩;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咳。主遗精,白带,脱肛,外伤出血,慢性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中国植物图鉴》:收敛止血。煎汁可制儿茶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蚯蚓

    药材名称蚯蚓拼音Qiū Yǐn别名蠖蚓、竖蚕(《尔雅》),丘螾(《淮南子》),蝽端(《淮南子》高诱注),附蚓、寒蟪、寒蚓(《吴普本草》),蜿螾、引无(《广雅》),曲螾(崔豹《古今注》),曲蟮(《小品方

  • 猕猴梨

    药材名称猕猴梨拼音Mí Hóu Lí别名圆枣子、藤梨(《河南中草药手册》),洋桃藤(《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根、叶。秋、冬

  • 阴香

    药材名称阴香拼音Yīn Xiānɡ别名山玉桂、桂树、八角、山桂枝、连粘树、土山肉桂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Nees)Blume,以树皮、根皮、叶、枝入药。夏秋采

  • 野茶子

    《中药大辞典》:野茶子药材名称野茶子拼音Yě Chá Zǐ出处《四川滞洪药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钝叶柃的果实。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小枝较粗糙。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化很大,披针形、长椭圆形

  • 野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牡丹药材名称野牡丹拼音Yě Mǔ Dān别名罐罐草、倒罐草、毛足杆、红暴牙狼、炸腰果、山石榴[福建]、猪母稔、夻口巴、痢疾罐、赤牙郎、高脚稔来源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野牡丹Mela

  • 山麻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麻杆药材名称山麻杆拼音Shān Má Gǎn别名野火麻来源大戟科山麻杆Alchornea davidii Franch.,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及长江流域。性味

  • 长盖铁线蕨

    药材名称长盖铁线蕨拼音Chánɡ Gài Tiě Xiàn Jué英文名Fimbriate Maidenhair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长盖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

  • 石菖蒲

    《中国药典》:石菖蒲药材名称石菖蒲拼音Shí Chānɡ Pú英文名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别名菖蒲叶、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

  • 酸藤木

    《中药大辞典》:酸藤木药材名称酸藤木拼音Suān Ténɡ Mù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陆川本草》),透地龙(《南宁市药物志》),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广西药植名录》)

  • 柳叶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药材名称柳叶蒿来源菊科柳叶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和北部地区。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肿。用法用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