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开口

黄开口

《中药大辞典》:黄开口

药材名称黄开口

拼音Huánɡ Kāi Kǒu

别名老虎脚迹草(《中国药植志》),见血住(《湖北科技》)。

出处《江苏药材志》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轮叶排草带根全草。5~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具铁锈色柔毛。茎通常单出,甚少分枝。3叶轮生至多叶轮生,茎顶端的叶多数聚生,根生叶有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5厘米,宽5~12毫米,先端钝尖至渐尖,基部狭楔形;无柄。花密集生于茎端,外面花梗长于内面花梗;萼5裂,裂片线形,长约1厘米,背部突起,具长毛及不显着黑线纹;花冠黄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舌状,先端钝尖,或稍微缺,较萼片稍长;雄蕊5,长为花冠之半,花丝基部连合成筒;花柱约与雄蕊等长。蒴果近球形,径约4毫米。花期5~6月。果熟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分布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山东、河南等地。

功能主治降血压,解蛇毒。

复方①治高血压症:每晚取轮叶排草三至五株。煎水一碗口服,连服三、四月。(《中国药植志》)

②治毒蛇咬伤;轮叶排草嫩头七个。打汁,冲冷开水一盅,一次服用。同时口含烧酒,在蛇咬处吸出其毒液(严防毒液下咽)。(《江苏药材志》)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

取新鲜全草洗净,水煎浓缩后,加5%沙糖及适量防腐剂和矫味品,制成每50毫升含鲜草1两的糖浆备用。每日一次,每次50毫升,临睡前用温开水冲服。观察44例,服药16天。服药期间停服其他降压药物,但辅助药如亚油酸丸、复方芦丁等仍照常服用。按照1972年全国防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座谈会规定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降压疗效属显效者2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症状疗效属显效者5例,有效30例,无效9例。症状减轻较明显者依次为头胀目糊、眩晕、颈项板硬、失眠、便秘。服药后有少数失眠或胃部不适,余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和药物反应。据观察,对原发性Ⅱ期高血压症,中医辨证属于阴虚阳亢而以阳亢为主的患者效果较好;对更年期妇女血压增高及肾性高血压的效果均不佳。

②止血

采用下列剂型内服、注射或外用。㈠煎剂:取见血住(黄开口)全草干品0.5~1两,鲜品2~3两,每日两次煎服。㈡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肌肉注射,每次2~5毫升,每日2次;或供作外用止血。亦可制成葡萄见血住注射液,供静脉注射,每日2次,每次10毫升。㈢外用粉剂:将见血住晒干(不宜炒)研粉,密封高压消毒。用于外伤出血,将药粉撒于出血的伤口上,以敷料轻轻压迫,包扎,即可止血。此外,也可制成片剂、丸剂服用。临床共观察各种出血患者174例,用药后很快止血、完全痊愈的计186例(78.2%),出血量显着减少的共23例(13.2%),无效15例(8.6%)。经验证明,见血住鲜草比干品作用强;静脉注射剂较肌肉注射剂效果好。临床应用本品时,须配合其他药物进行病因治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开口

药材名称黄开口

拼音Huánɡ Kāi Kǒu

别名老虎脚迹草、见血住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轮叶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klattiana Hance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45cm。全株被铁锈色多细胞长柔毛。茎通常2至数条簇生,直立,近圆形,不分枝或偶有分枝。叶6至多枚在茎端密集成轮生状,在茎下部各节3-4枚轮生或对生,很少互生;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披外形至狭披针形,长2-5.5(11)cm,宽5-12(-25)mm,先端渐尖或稍钝,基部楔形,两面均被多细胞柔毛。花集生于茎端成伞形花序,极少在花序下方的叶腋有单生之花;花梗长7-12mm,被稀疏柔毛,果时下弯;花萼长9-10m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成钻形,背面被疏柔毛,中脉明显,近基部常有不明显的黑色腺条;花冠黄色,长11-12mm,5深裂,基部合生部分长2.5-3mm,裂片狭椭圆形,宽约5mm,先端钝或微缺,有棕色或黑色长腺条,边缘有纤毛;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成高约2.5mm的筒,分离部分长2-3mm,花药卵形,长约1.5mm;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无毛或疏布白色透明小腺点,1室,花柱长约5mm,丝状,伸出雄蕊之上,柱头头状而扁。蒴果近球形,直径3-4mm;成熟时上部呈五齿裂,内有多数种子,细小,卵形而扁,黑褐色,表面有微细突起物;基部有宿萼,果柄细长,弯向下垂。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林缘和山坡阴处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苦;涩;性微寒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平肝;解蛇毒。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失眠;高血压病;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高血压症: 每晚取轮叶排草三至五株。煎水一碗口服,连服三、四月。(《中国药植志》)②治毒蛇咬伤: 轮叶排草嫩头七个。打汁,冲冷开水一盅,一次服用。同时口含烧酒,在蛇咬处吸出其毒液(严防毒液下咽)。(《江苏药材志》)

临床应用1.治疗高血压:取新鲜全草洗净,水煎浓缩质,加5%沙糖及适量防腐剂和矫味品,制成每50ml含鲜草1两的糖浆备用。每日一次,每次50ml,临睡前用温开水冲服。观察44例,服药16天。服药期间停服其他降压药物,但辅助药如亚油酸丸、复方芦丁等仍照常服用。按照1972年全国防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座谈会规定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降压疗效属显效者2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症状疗效属显效者5例,有效30例,无效9例。症状减轻较明显者依次为头胀目糊、眩晕、颈项板硬、失眠、便秘。服药后有少数失眠或胃部不适,余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和药物反应。据观察,对原发性Ⅱ期高血压症,中医辨证属于阴虚阳亢而以阳亢为主的患者效果较好;对更年期妇女血压增高及肾性高血压的效果均不佳。

2.止血:采用下列剂型内服、注射或外用。

2.1.煎剂:取见血住(黄开口)全草干品0.5-1两,鲜品2-3两,每日两次煎服。

2.2.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1g,肌肉注射,每次2-5ml,每日2次;或供作外用止血。亦可制成萄萄糖见血住注射液,供静脉注射,每日2次,每次10ml。国外用粉剂:将见血住晒干(不宜炒)研粉,密封高压消毒。用于外伤出血,将药粉撒于出血的伤口上,以敷料轻轻压迫,包扎,即可止血。此外,也可制成片剂、丸剂服用。临床共观察各种出血患者174例,用药后很快止血。完全痊愈的计136例(78.2%),出血量显着减少的共23例(13.2%), 无效15例(8.6%)。经验证明,见血住鲜草比干品作用强;静脉注射剂较肌肉注射剂效果好。临床应用本品时,须配合其他药物进行病因治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葵

    药材名称红葵拼音Hónɡ Kuí别名野枸杞(《内蒙古中草药》),野茄子、野辣子、药人豆(《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裂叶龙葵的全草或果实。夏、秋割

  • 蛤蜊粉

    《中药大辞典》:蛤蜊粉药材名称蛤蜊粉拼音Gé Lí Fěn别名蛤粉(《圣惠方》)。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原形态形态详"蛤蜊"条。

  • 白叶瓜馥木

    药材名称白叶瓜馥木拼音Bái Yè Guā Fù Mù别名乌骨藤、确络风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白叶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 (Ha

  • 大麻叶佩兰

    药材名称大麻叶佩兰拼音Dà Má Yè Pèi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麻叶泽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 cannabin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尽

  • 盐肤子

    药材名称盐肤子拼音Yán Fū Zǐ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

  • 水泽兰

    《中药大辞典》:水泽兰药材名称水泽兰拼音Shuǐ Zé Lán别名扯根菜(《救荒本草》),水滓蓝(《天宝本草》),水杨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

  • 竹衣

    药材名称竹衣拼音Zhú Yī别名金竹衣(《景岳全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原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

  • 木锦鸡儿

    药材名称木锦鸡儿来源豆科木锦鸡儿Caragana frutex (L.) Koch,以花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宁夏。性味肝,平。功能主治补血,活血。主治跌打损伤,痘疮。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

  • 黑络丸菌

    药材名称黑络丸菌拼音Hēi Luò Wán Jūn别名黑根须腹菌、黑络丸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腹菌科真菌黑络丸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pgon piceus B

  • 华山参

    《中国药典》:华山参药材名称华山参拼音Huà Shān Shēn英文名RADIX PHYSOCHLAINAE别名热参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漏斗泡囊草(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