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牛毛藓

黄牛毛藓

药材名称黄牛毛藓

拼音Huánɡ Niú Máo Xiǎn

别名刀口药、金牛毛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毛藓科植物黄牛毛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trichum pallidum(Hedw.)Hamp.[Trichostomum pallidum Hed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体丛生,黄绿色,高0.5-1cm,略具光泽。茎直立,少分枝。叶片倾立,略向一侧弯曲,叶片长卵圆形,向上渐成细长尖,先端具齿突;中肋扁阔,突出叶尖,上部细胞狭长方形,不透明,基部细胞多边形,壁薄,黄色透明。雌雄同株。苞叶较大,基部鞘状,向上渐呈细长叶尖,蒴柄细长,长2-4cm,红棕色;孢蒴长卵形,直立或略弯曲,长达3mm,黄褐色,薄壁,蒴口小;蒴盖圆锥形,略具短喙。环带3列细胞,自行脱落。生于林下地上。春季至秋季多见。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江苏、浙江、湖南、广东、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地上。春季至秋季多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江苏、浙江、湖南、广东、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生的片状或团块状,黄绿色或金黄色。每株分离后,湿润展平,茎长0.7-1cm。叶多列,卵状披针形或条状,长3-5mm,基部较宽,向内卷,下延呈尖耳状,全缘,上部渐狭,顶部叶缘具细齿,中肋1条,较粗,直达叶尖;苞叶较大,基部鞘状。有的可见长1-3cm的细长蒴柄,孢蒴卵状圆柱形,蒴盖具喙状短尖,蒴帽兜形。气微,味淡。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熄风镇惊。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心叶虎耳草

    药材名称心叶虎耳草拼音Xīn Yè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心叶蒙自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心叶虎耳草Saxifraga mengtzeana Engl

  • 小苦参

    药材名称小苦参别名白花灰毛槐、山豆根、千层皮来源豆科小苦参Sophora glauca Lesch. var. albescens Rehd. et Wi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性

  • 肉爬皂

    药材名称肉爬皂拼音Ròu Pá Zào别名水指甲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风仙花科植物短距凤仙花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33厘米左右。茎肉质柔软,绿色

  • 紫菜

    《中药大辞典》:紫菜药材名称紫菜拼音Zǐ Cài别名索菜(《漳浦县志》),紫英(《本草从新》),子菜(《漳州府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主要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原形态藻体为扁平

  • 香堇菜

    药材名称香堇菜拼音Xiānɡ Jǐ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香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odorat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香堇菜Viola

  • 川西小黄菊

    药材名称川西小黄菊拼音Chuān Xī Xiǎo Huánɡ Jú别名鞑新菊来源菊科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

  • 芭蕉油

    《中药大辞典》:芭蕉油药材名称芭蕉油拼音Bā Jiāo Yóu别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茎中的液汁。于

  • 野酒花

    《中药大辞典》:野酒花药材名称野酒花拼音Yě Jiǔ Huā别名酒花、香蛇麻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华忽布的花。秋季花初开放时采摘,阴干或烘干。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高4~6米,具倒生刺毛。叶

  • 青天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天葵药材名称青天葵拼音Qīnɡ Tiān Kuí别名天葵、独脚天葵、猪乸耳、磨地沙、珍珠叶、半边伞、坠千斤、山米子、铁帽子、小胖药、提心吊胆来源兰科芋兰属植物毛唇芋兰N

  • 穿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山龙药材名称穿山龙拼音Chuān Shān Lónɡ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