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熏丹
药方名称九熏丹
处方上好铜青2、3两(研细)。
制法上药以好烧酒拌之,须不干不湿,涂于粗工碗底内,翻转合地上,以砖垫,露1线,下以蕲艾熏之,候干再拌再熏,如此9次,少亦要7次,约以青色带黑为度,然后再研细,将烧酒拌做成锭子。
功能主治癣,疥。
用法用量用时以醋磨搽,每日3-5次。3-5日后,若觉干裂,以菜油少许润之,7日可愈矣。
摘录《种福堂方》卷四
药方名称九熏丹
处方上好铜青2、3两(研细)。
制法上药以好烧酒拌之,须不干不湿,涂于粗工碗底内,翻转合地上,以砖垫,露1线,下以蕲艾熏之,候干再拌再熏,如此9次,少亦要7次,约以青色带黑为度,然后再研细,将烧酒拌做成锭子。
功能主治癣,疥。
用法用量用时以醋磨搽,每日3-5次。3-5日后,若觉干裂,以菜油少许润之,7日可愈矣。
摘录《种福堂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金针散药方名称金针散处方皂角刺(赤红者,炙)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久痔及肠风下血疼痛,诸药不愈者。发背诸疮肿。用法用量一方用破故纸打碎,纸上炒,与皂荚刺等分为散。每服三钱
药方名称大酸枣汤处方酸枣仁5升,人参2两,茯苓2两,生姜(切)2两,芎?2两,桂心2两,甘草(炙)1两半。功能主治虚劳烦悸,奔气在胸中,不得眠。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枣仁取7升,去滓;
《中国药典》:六一散药方名称六一散处方滑石粉600g甘草100g性状为浅黄白色的粉末;具甘草甜味,手捻有润滑感。炮制以上二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滑石粉混匀,过筛,即得。功能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
药方名称荔枝汤处方乌梅肉2两,甘草2两,百药煎1两,白芷半两,白檀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生津止渴。主用法用量汤点服。摘录《元戎》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苦参酒药方名称苦参酒处方苦参310克百部90克 野菊花90克凤眼草90克樟脑125克制法将前四种药装人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升,泡七天后去滓,加樟脑,溶化后备用。功
药方名称鹿髓煎丸处方鹿髓5合,生天门冬汁3合(滤),生麦门冬汁3合(滤),清酒5合,牛髓5合(无牛髓,牛酥1升代),白蜜7合,枣膏5合,生地黄汁1升(上八味,先煎地黄、天门冬汁、清酒,5分减2分,次纳
药方名称丹砂椒处方丹砂(细研1-2日,用水飞过)2两,白茯苓(去黑皮,取末)1两,人参末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半斤。制法上药用好酒3升,于新瓷器内,向太阳三伏热时,一处用竹杖搅,令酒尽干为度。功能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酒煎饮药方名称酒煎饮处方常山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令黄色)1两,知母3分,白头翁3分,桂(去粗皮)半两,青蒿1握,甘草(生)3分,桃枝头心7枚,李枝头心7枚,葱白7茎,薤白7
药方名称棱术汤处方三棱萝卜子 蓬术青皮乌药槟榔枳实各3克功能主治消积化食。治痧因食积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稍冷服。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良朋汇集》卷四:胡连丸药方名称胡连丸处方柴胡、胡黄连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盗汗。用法用量每服2-3丸,放银器中,黄酒化开,再入水5分,重汤煮20-30沸,温连药渣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