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倒换散

倒换散

《宣明论方》卷十五:倒换散

药方名称倒换散

处方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各等分

制法上药各别为末。

功能主治主新久癃闭,小腹急痛,肛门肿疼。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温水调下。

摘录《宣明论方》卷十五

古今医鉴》卷八:倒换散

药方名称倒换散

处方大黄杏仁(大便不通,大黄1两,杏仁3钱;小便不通,大黄3钱,杏仁1两)。

功能主治主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如大便不通,大黄30克,杏仁9克;小便不通,大黄9克,杏仁30克。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宣明论》卷十五:倒换散

药方名称倒换散

别名荆黄汤

处方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各等分。

制法上药各为末。

功能主治久新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

用法用量荆黄汤(《内经拾遗》卷二)。

各家论述医方考》:用荆芥之轻清者,以升其阳;用大黄之重浊者,以除其阴;清阳既出上窍,则浊阴自归下窍,而小便随泄矣。方名倒换者,小便不通,倍用荆芥;大便不通,倍用大黄,颠倒而用,故曰倒换。

摘录《宣明论》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六丁饮

    药方名称六丁饮处方紫花丁1两,甘菊花1两,生甘草5钱,牛膝1两,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脚趾生疽。用法用量水煎服。若已破烂,多服为妙。摘录《洞天奥旨》卷七

  • 赤豆当归散

    药方名称赤豆当归散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七。即《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

  • 莲砂散

    药方名称莲砂散处方湖莲肉(去心)4两,缩砂仁(连壳炒,去壳,研)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保胎。主用法用量每早服3-4匙,用米饮调下。摘录《同寿录》卷三

  • 四制苍柏丸

    药方名称四制苍柏丸处方黄柏2千克(用乳汁、童便、米泔各浸500克,酥炙500克,浸炙各宜十三次)苍术500克(用川椒、故纸、五味子、川芎各炒125克,去各炒药)制法将苍、柏研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增益八味丸

    药方名称增益八味丸处方熟干地黄(酒洒九蒸,晒干称)鹿茸(去毛,炙)五味子各120克山药(大块者,酒浸一宿)山茱萸(去核)大附子30克(炮)牛膝(酒浸一宿)各60克 白茯苓牡丹皮(去骨)泽泻(酒浸一宿)

  • 胶豉汤

    《圣惠》卷七十九:胶豉汤药方名称胶豉汤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豉1合,薤白10茎(切),生姜1两(切)。功能主治产后虚冷下痢,腹泻腹痛。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2分,去滓,食前分温3服。摘

  • 秘传斗门散

    药方名称秘传斗门散处方黑豆(炒.去皮)十二两,干姜(炮)四两,罂粟壳(蜜炒)半斤,地榆(炒)、甘草(炙),各六两;白芍药三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瘀血,或成片子,

  • 龙肝膏

    药方名称龙肝膏处方伏龙肝1两,生地汁3合,麦冬汁3合,小蓟汁3合,藕汁3合,姜汁1合。制法入蜜半匙,慢火熬成膏。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匙。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 解毒清营汤

    药方名称解毒清营汤处方金银花5钱至1两,连翘5钱至1两,公英5钱至1两,干生地5钱至1两,白茅根5钱至1两,生玳瑁3-5钱,丹皮3-5钱,赤芍3-5钱,川连1-3钱,绿豆衣5钱至1两,茜草根3-5钱,

  • 二苓汤

    《伤寒微旨论》卷下:二苓汤药方名称二苓汤处方赤茯苓半两,木猪苓半两,白术半两,滑石1两,通草1钱,白豆蔻1钱,丁皮3钱,陈皮2钱,桂枝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水饮内停,胸膈满闷,时时呕逆,肢节疼,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