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刘寄奴散

刘寄奴散

普济本事方》卷六: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刘寄奴

制法上一味,为末。

功能主治治金疮,烫火伤。

用法用量掺金疮创面,包裹。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六

普济方》卷三六一: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刘寄奴15克甘草3克地龙(炒)7.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夜啼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时时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

《圣惠》卷八十: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刘寄奴1两,红蓝花半两,益母草子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运闷绝。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童便半盏,酒半盏相和,暖过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方出《准绳·疡医》卷四引《得效》,名见《洞天奥旨》卷十六: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刘寄奴王不留行大黄金银花木鳖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便毒。

用法用量酒、水煎,露1宿,五更服。

摘录方出《准绳·疡医》卷四引《得效》,名见《洞天奥旨》卷十六

《圣惠》卷八十: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刘寄奴1两,当归2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姜黄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运,闷绝不识人,颊赤,手足烦疼,腹胀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酒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本事》卷六: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刘寄奴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止痛止血生肌。主金疮、汤火疮。

用法用量《本事》引《经验方》: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着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着,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刘寄奴气味苦温,入足厥阴,能行血止疼,去症瘕,治金疮极有效验,并治汤火疮尤妙。此虽一味草药,性能行走,使气血不致凝滞,则所伤之处自然止痛生肌耳。

摘录《本事》卷六

《圣惠》卷八十: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刘寄奴1两,麝香1分(细研),当归3分(锉,微炒),芎藭3分,桂心3分,牛膝3分(去苗),益母草3分,羌活3分,生干地黄3分,延胡索3分。

制法上为散,研入麝香令匀。

功能主治产后恶血冲心,闷绝不语。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生姜汤、童便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赤石脂1两,无名异1两(烧红),风化石灰1两,寒水石1两,磁石(烧红7遍)1两,王不留行半两,刘寄奴半两,地松半两,地榆半两,黄柏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刀箭所伤。

用法用量干掺患处。如刀伤肉开者,以药掺后更用软帛微缚敛,即时肉合,更不痛作,亦无脓血,甚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圣惠》卷八十:刘寄奴散

药方名称刘寄奴散

处方刘寄奴3分,当归3分(锉,微炒),延胡索半两,蒲黄半两,肉桂3分(去粗皮),红蓝花半两,木香1分,生干地黄半两,桑寄生半两,赤芍药半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苏枋木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下,腹内 (疒丂)刺疼痛,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猜你喜欢

  • 变通十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变通十味温胆汤处方橘络9g,茯神12g,半夏12g,甘草3g,枳实6g,生地15g,枣仁15g,生远志6g,石菖蒲6g,竹沥3匙(冲)。功能主治精神痴呆证,忽悲勿喜,哭笑无常,惊悸失眠,神志痴

  • 冰豆膏

    药方名称冰豆膏处方巴豆1粒(去净油),冰片3厘。制法用饭粘以手捏烂为丸。雄黄少许为衣。功能主治乳痈。用法用量将丸捏扁贴眉心处,用清凉膏如钱大盖之,夏贴3个时辰,春、秋冬贴1日,去之。摘录《仙拈集》卷三

  • 带下汤

    药方名称带下汤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当归8分,升麻3分,柴胡4分,苍术1钱,半夏1钱,熟地1钱。功能主治带下。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鳖甲丸

    《外台秘要》卷七引《广济方》:鳖甲丸药方名称鳖甲丸处方鳖甲(炙)芍药枳实(炙)人参槟榔各60克 诃黎勒大黄各45克 桂心30克橘皮30克制法上药九味,捣细过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鼓胀气急

  • 加味芎藭汤

    《金鉴》卷九十:加味芎藭汤药方名称加味芎藭汤别名加味芎归汤处方芎藭1钱,当归1钱,白术1钱,百合(水浸1日)1钱,荆芥1钱。功能主治因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如豆汁,而形气虚者。用法用量加味芎

  • 神仙解毒万病丸

    药方名称神仙解毒万病丸别名万病回春丹(《古今医鉴》卷十六)、万病解毒丹(《寿世保元》卷十)。处方文蛤三两(淡红色者,捶碎洗净。本草云:五倍子一名文蛤)红芽大戟一两 山慈菇二两(洗。即鬼灯檠金灯花根也)

  • 大枣散

    药方名称大枣散处方芫花(微炒)1分,甘遂(炙)半两,大戟(煨,去皮)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遍体浮肿,腹胀上气,不得卧,大小便涩。太阳中风,下利,呕逆,短气,不恶寒,热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

  • 温脐化湿汤

    药方名称温脐化湿汤处方白术30克(土炒)茯苓9克山药15克(炒)巴戟肉15克(盐水浸)扁豆(炒,捣)9克白果10枚(捣碎)建莲子30枚(不去心)功能主治治妇人下焦寒湿相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脐下疼痛,状

  • 复元通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复元通气散药方名称复元通气散处方舶上茴香(炒)、穿山甲(蛤粉炒.去粉),各二两;南木香(不见火)一两半,延胡索(擦去皮)、白牵牛(炒.取末)、陈皮(去白)、甘草(炒

  • 柴胡大黄汤

    药方名称柴胡大黄汤别名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朴消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日数过多,热结在里,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