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定喘汤

加减定喘汤

《医学探骊集》卷四:加减定喘汤

药方名称加减定喘汤

处方白果仁7个,粟壳4钱,麻黄3钱,桑白皮4钱,龙骨3钱(煅),海浮石3钱,紫蔻仁1钱,黄芩4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嗽喘。脾胃不健,气血亏虚,气不相接而喘,血亏孤阳偏盛,遍体发热恶寒,午后更甚者。

用法用量元酒1钟,水2钟,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桑白皮为君,通行正气;佐以蔻仁、甘草调和胃气,麻黄发散滞气,黄芩清散燥气,用白果、粟壳、龙骨收而敛之,使其壅滞之痰涎,皆从海浮石麻黄从胸部而出。其痰既散,而喘亦自止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医学碎金录》引《药物学讲义》:加减定喘汤

药方名称加减定喘汤

处方麻黄3钱,紫菀3钱,款冬3钱,白果肉10个,川朴3钱,杏仁3钱,苏子3钱,半夏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定喘,镇咳,去痰。主痰饮属寒症者。

摘录《医学碎金录》引《药物学讲义》

猜你喜欢

  • 寒水丹

    药方名称寒水丹处方鸡骨灰(带血肉烧过)1钱,银朱1钱,冰片5分,赤石脂5分,棕衣灰2分。制法上研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臭痘。顶胁胸颈气窝处,凹烂黑臭,洞见筋骨者。用法用量洗净患处,徐徐掺之。摘录《准绳·幼

  • 伤湿止痛膏

    药方名称伤湿止痛膏处方伤湿止痛流浸膏50g 水杨酸甲酯15g薄荷脑10g冰片10g樟脑20g芸香浸膏12.5g 颠茄流浸膏30g性状为淡黄绿色至淡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炮制以上七味,伤湿止痛流浸膏

  • 济川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济川煎药方名称济川煎处方当归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泽泻4.5克升麻2~3克枳壳3克功能主治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治老年肾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酸足软,背冷

  • 高良姜羊肉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羊肉汤处方高良姜1两(锉),赤芍药1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羊肉1斤半(细切),桂心1两。制法除羊肉外,上为末。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及胁肋里急,不下饮食。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都煮

  • 阴蚀黄连膏

    药方名称阴蚀黄连膏处方乳香粉30克青黛面30克黄连膏240克制法上药调匀成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止痛。治女阴溃疡,过敏性阴茎部溃疡。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第二还真散

    药方名称第二还真散处方诃子5枚(用面裹,火煨熟,不要生,亦不要焦,去面不用,就热咬破诃子,去核不用,只用皮,焙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时疫毒痢,寒热已退,赤痢已消减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米汤1

  • 花龙丸

    《解围元薮》卷三:花龙丸药方名称花龙丸别名混元丹处方苍术4两,黄柏(酒浸,炒)1两,灵壳(酥炙)1两,牛膝1两,当归1两,蓖麻1两,防己1两,茄根皮1两。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湿

  • 金液汤

    《一草亭目科》:金液汤药方名称金液汤处方软前胡3克 白桔梗2.5克 直防风3克 川独活1克 京芍药3克 肥知母1.5克荆芥穗1.5克 苏薄荷1.8克蔓荆子2克(炒,研)北柴胡3克(炒)片姜黄1.5克(

  • 辟风汤

    药方名称辟风汤处方独活(洗去土,焙干)1两,防风(去芦头)1两,吴白芷1两,桂藁本(去土)1两,麻黄(去节,微炒)1两,白芍药(去皮)1两,天麻1两,川乌头(炮裂,去皮,捶碎炒黄)半两,藿香叶(去土)

  • 雀儿药粥

    药方名称雀儿药粥处方麻雀5只菟丝子30~45克覆盆子10~15克枸杞子20~30克粳米100克 细盐葱白生姜各适量制法先把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一同放入砂锅内煎取药汁。去掉药渣;再将麻雀去毛及肠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