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玉屏风散

加味玉屏风散

黄文东方: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主平素体虚,正气不足,腠理不密,玄府失固,易受风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黄文东方

《衷中参西》上册: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生箭耆1两,白术8钱,当归6钱,桂枝尖1钱半,防风1钱半,黄蜡3钱,生白矾1钱。

功能主治破伤后,预防中风,或已中风而瘛疭,或因伤后房事不戒以致中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已中风抽掣者,宜加全蜈蚣两条;若更因房事不戒以致中风抽风者,宜再加真鹿角胶3钱(另煎兑服),独活1钱半;若脉象有热者,用此汤时,知母天冬皆可酌加。

各家论述此方原为预防中风之药,故用黄耆以固皮毛,白术以实肌肉,黄蜡。白矾以护膜原。犹恐破伤时微有感冒,故又用当归防风桂枝以活血散风。其防风桂枝之分量特轻者,诚以此方原为预防中风而设,故不欲重用发汗之药以开腠理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金鉴》卷四十二: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石膏茵陈黄耆白术防风

功能主治黄汗,汗出染衣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千家妙方》下册引黄文东方: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黄耆15g,生白术12g,防风6g,生地9g,玉竹12g,地肤子9g,豨莶草9g,连翘壳12g,银花9g,红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滋阴清热,佐以化湿。主荨麻疹,属血虚生风,表卫不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千家妙方》下册引黄文东方

《外科真诠》卷上: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黄耆白术防风当归、苡仁、茯苓牛膝、卑代、桂心、甘草

功能主治膝眼风,寒湿偏胜者。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猜你喜欢

  • 仲景胃灵丸

    药方名称仲景胃灵丸处方肉桂、延胡索、牡蛎、小茴香、砂仁、高良姜、白芍、炙甘草性状为黑褐色的微丸;气芳香,味辛、甘。炮制以上八味,白芍、炙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其

  • 加味银翘马勃散

    药方名称加味银翘马勃散处方银花15克,连翘15克,马勃10克,射干12克,牛蒡子12克,山豆根6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2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热毒蕴结于咽喉。

  • 加减定喘汤

    《医学探骊集》卷四:加减定喘汤药方名称加减定喘汤处方白果仁7个,粟壳4钱,麻黄3钱,桑白皮4钱,龙骨3钱(煅),海浮石3钱,紫蔻仁1钱,黄芩4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嗽喘。脾胃不健,气血亏虚,气不相接而喘

  • 参脂四物汤

    药方名称参脂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人参2钱,五灵脂(微焙,研未,酒飞过,去砂)2钱。功能主治补心软坚,散瘀通脉,和血养阴,止心腹血气绞痛,除冲任痼冷沉寒。主冲脉虚寒,经止不行,冷气上抢心胸,心腹疼痛不止。

  • 狼牙汤

    《金匮要略》卷下:狼牙汤药方名称狼牙汤处方狼牙9克功能主治治妇人阴中生疮,脉滑数。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400毫升,煮取100毫升,以绵缠筷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摘录《金匮要略》卷下《圣惠》卷六十四

  • 浑元汁

    药方名称浑元汁处方紫河车(不拘男女,初胎尤妙)。制法将紫河车入新瓦罐内,封固其口,上以碗覆,埋于土中,久则化而为水是也。功能主治气虚血热,痘色红紫,干枯黑陷。用法用量气虚甚者,人参、紫草煎浓汤冲入服之

  • 大沉香煨姜丸

    药方名称大沉香煨姜丸处方沉香1两半,硇砂半两(研),木香半两,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黑三棱半两(炮,锉),鸡爪三棱半两(炮,锉),京三棱(炮,锉)半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焙),当归(切,焙)

  • 解毒清肠汤

    药方名称解毒清肠汤处方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主湿

  • 玉液散

    药方名称玉液散处方瓜萎根知母贝母(去心,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人参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久近喘嗽,口干作渴。用法用量每服6克,先熔下黄蜡6克,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 定痔散

    药方名称定痔散别名定痛散处方防己不以多少。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五痔及内外痔疾,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定痛散(《普济方》卷二九六)。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