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橘丸

参橘丸

全生指迷方》卷二:参橘丸

药方名称参橘丸

处方橘皮3两(洗),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去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从腹起,上循胸腋,绕颈额,初微而渐至大热,发无时,遇饥则剧,中脘不利,善食而瘦,其色苍黄,肌肉不泽,口唇干燥,由脾气素弱,曾因他病,误服热药入于脾,脾热则消谷引饮,善消肌肉,其脉濡弱而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若嗽,加五味子1两,及灸脾腧百壮。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朱氏集验方》卷四引梁国佐方:参橘丸

药方名称参橘丸

处方人参2两,神曲2两,半夏(泡7次)2两,缩砂仁2两,麦糵2两(炒),白茯苓(去皮)4两,橘红1斤(去白,用生姜1斤同捣,晒干)。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壮脾进食,消饮下痰。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汁送下,热水亦得。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引梁国佐方

全生指迷方》卷二:参橘丸

药方名称参橘丸

处方橘皮4两(洗),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顺气。主气病。心下似硬,按之即无,常觉膨胀,多食则吐,气引前后,噫气不除,由思虑过多,气不以时而行则气结,脉涩滞。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猜你喜欢

  • 落痔汤

    药方名称落痔汤别名起痔汤(《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黄连黄柏黄芩大黄防风荆芥栀子槐角苦参甘草各30克朴消15克功能主治治痔疮。用法用量上药分作三服,用水煎洗。待痔落之后,搽生肌散。如痔旁肉不赤肿,枯黑

  • 单鹿茸汤

    药方名称单鹿茸汤处方鹿茸1两或5钱。功能主治气血虚而难产。用法用量浓煎连服。摘录《济众新编》卷六

  • 厚朴荜茇丸

    药方名称厚朴荜茇丸处方荜茇1两,陈橘皮1两,胡椒1两,白石脂1两,龙骨1两,干姜3分,诃子皮3分,缩砂仁3分,白术3分,当归半两,桂半两,厚朴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痢不

  • 大人参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人参半夏丸处方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天南星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1两,干姜1两,白矾(生)1两,寒水石1两,蛤粉1两,藿香叶1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化痰坠涎,止嗽

  • 桂林西瓜霜

    药方名称桂林西瓜霜处方西瓜霜、硼砂(煅)、黄柏、黄连、山豆根、射干、浙贝母、青黛、冰片、无患子果(炭)、大黄、黄芩、甘草、薄荷脑性状为灰黄绿色的粉末;气香,味咸、甜、微苦而辛凉。炮制上十四味,除西瓜霜

  • 乌须还少丹

    药方名称乌须还少丹处方首生童子发120克(酒煮成膏)川乌何首乌草乌干漆辰砂针砂各45克 川椒135克阳起石60克胡椒15克枸杞子90克 生地黄90克(酒浸)柏子仁90克 核桃仁90克(麸炒黄色)麝香0

  • 橘皮汤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汤药方名称橘皮汤别名生姜橘皮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处方橘皮6克生姜12克功能主治行滞,止呕。治干呕哕,手足厥冷者。用法用量

  • 莲子房散

    药方名称莲子房散处方莲子房2两(秋前者),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门冬3分(去心),芦根1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

  • 抽胎换骨丹

    药方名称抽胎换骨丹处方真川椒2斤(拣去合口者并子,新瓦上焙干),牛膝1斤8两(酒浸,焙干),怀生地4两,怀熟地4两。制法上为末,不犯铁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元气,固精壮肾。主虚劳梦寐遗精

  • 腊脂膏

    《外科启玄》卷十二:腊脂膏药方名称腊脂膏处方大枫子肉20个木鳖子肉20个轻粉1.5克 枯矾1.5克水银3克制法上药研为末。功能主治治肺风疮,酒皶鼻。用法用量用腊月猪脂调搽面上。一夜即愈。摘录《外科启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