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药方名称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处方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气。兼治产后下血过多,荣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并皆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热服。

若产后寒热,腹中刺痛,则有败血,当用五积散加醋煎,及大圣散服之。

若所下过多,犹有刺痛,亦宜服此二药。

一方治经血凝滞腹内,血气作疼,用四物汤加莪茂、官桂等分,名六合汤。

一方治下血不止,及妊妇胎动,加熟艾、干姜甘草阿胶、黄等分,名胶艾汤。

一法治血痢,止加胶、艾。治产后血搏,口干烦渴,加瓜蒌麦门冬

烦热小便涩大便秘,加大黄桃仁汤。胁胀,加厚朴枳实

虚烦不得睡,加竹叶人参

大渴烦躁,加知母石膏

一方治妇人血虚,心腹酸痛不可忍者,去地黄加乾姜,名四神汤。

大率产後,不问下血多少,须日进黑神散三服。下血少者,以大圣散间之。至二腊以後,腹内略无疼痛,方服四物汤、建中汤之类。若早服之,则补住败血,为後患不浅。黑神、大圣非逐血药,但能推陈致新,多服不妨。今人往往疑其逐血性寒,则不然,看其用药可见矣。若恶血去多,徐徐补之,亦不为晚,不可姑息以贻後患。

且如古方用四顺理中圆为产後进食之剂,既用蜜圆,又倍甘草,其甜特甚,岂能快脾?不若只用理中汤少损甘草。素有痰饮者,二陈汤之类服之为佳。

且如妊妇恶阻,古方有茯苓圆、茯苓汤,内有地黄竹茹川芎辈,定能定呕,服之则愈见增极。大抵恶阻,皆由素有痰饮以致之,可用二陈汤改名小茯苓汤,用之极效,不可不知。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八宝丸

    药方名称八宝丸处方琥珀(别研)半两,没药半两(研),赤芍药半两,当归(酒浸,去芦)半两,细辛(去叶)半两,硇砂半两,龙骨、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血晕。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

  • 归茸酒

    药方名称归茸酒别名归茸汤处方嫩鹿茸(酥炙),当归身(酒洗)。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痘疮已成,内虚,出齐而难胀,或已胀齐而难靥者;或气血大虚,痘既出,灰白色,及顶平不起,或陷伏者。用法用量归茸汤(《回春》卷

  • 黄耆补肺汤

    《鸡峰普济方》卷十一:黄耆补肺汤药方名称黄耆补肺汤处方黄耆30克 芍药45克半夏30克人参甘草各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肺虚有热。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糖1杏

  • 五子丸

    药方名称五子丸处方菟丝子(酒蒸)家韭子(炒)益智子仁茴香(炒)蛇床子(去皮,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时有白浊。用法用量每服70丸,糯米饮或盐汤送下。摘录《永类

  • 复元通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复元通气散药方名称复元通气散处方舶上茴香(炒)、穿山甲(蛤粉炒.去粉),各二两;南木香(不见火)一两半,延胡索(擦去皮)、白牵牛(炒.取末)、陈皮(去白)、甘草(炒

  • 顾步汤

    《辨证录》卷十三:顾步汤药方名称顾步汤处方牛膝30克金钗石斛30克人参9克黄耆30克当归30克金银花30克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清热解毒。治气血大亏,火热之毒下注,致成脚疽。初起脚趾头忽先发痒,已而作痛,

  • 胜红丸

    药方名称胜红丸处方三棱(醋炙)广茂(醋炙)青皮(去瓤,炒)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枳实(去瓤,炒)白术(煨)萝卜子(炒,别研)各30克 香附子60克(炒去毛)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清营退肿膏

    药方名称清营退肿膏处方生大黄60克 生川柏30克黄芩30克 东丹30克天花粉30克滑石30克芙蓉叶60克功能主治清热活血,消肿止痛。治骨折伤筋初期,焮红作痛。用法用量为细末,用凡士林调敷。摘录《中医伤

  • 合明散

    《原机启微》:合明散药方名称合明散处方楮实覆盆(酒浸)车前(酒蒸)石斛各30克沉香(另研)青盐(别研)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雀目。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

  • 白虎加桂枝汤

    《金匮要略》卷上:白虎加桂枝汤药方名称白虎加桂枝汤别名桂枝白虎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处方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粳米60克桂枝(去皮)90克制法上锉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