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圣散

大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泽兰(叶)、石膏(研),各二两;卷柏(去根)、白茯苓(去皮)、防风(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细辛(去苗)、柏子仁(微炒)、桔梗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各一两;五味子(捡净)、人参(去苗)、干姜(炮)、川椒(去目.闭口者.微炒出汗)、白芷白术、黄蓍(去苗)、川乌(炮.去皮.脐)、丹参,各三分;芜荑(微炒赤)、甘草(炙)、川芎、芍药、当归,各一两三分;白薇阿胶(碎炒燥),各半两;肉桂一两一分,生干地黄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海虚冷,久无子息,及产后败血冲心,中风口噤,子死腹中,擘开口灌药,须臾生下,便得无恙。治堕胎,腹中攻刺疼痛,横生逆产;胎衣不下,血运、血癖、血滞、血崩,血入四肢,应血脏有患,及诸种风气,或伤寒吐逆咳嗽,寒热往来,遍身生疮,头痛恶心,经脉不调,赤白带下,乳生恶气,胎脏虚冷,数曾堕胎,崩中不定,因此成疾,及室女经脉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宫,和血气,悦颜色,退风冷,消除万病。

兼疗丈夫五劳七伤,虚损等病。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空心,临卧,热酒调下。若急疾有患,不拘时候,日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普济方》卷三四二引《产经》: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茯苓(去皮)川芎麦冬(去心)黄耆(去芦,蜜水炙)当归(去芦,酒浸)各30克木香(不见火)人参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安养胎气。主妊娠心神忪悸,睡中多惊,两胁膨胀,腹满急痛,坐卧不宁,气急迫逼。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二引《产经》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皂荚(锉)2挺,诃黎勒皮1两,盐1两。

制法上为末,以面裹成团,用槐枝火烧,烟尽为度;别入升麻1两,细辛1两,同研为末。

功能主治牢牙益齿。主

用法用量每日早夜擦牙,温水漱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博济》卷三: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川乌头4两(生用),益智仁3两,生干姜2两,青皮2两,茴香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和阴气,进饮食。主脾元脏冷,滑泄不止,腹痛绞刺。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1盏,入盐1捻,煎至5分,温服;如小肠气攻刺,急煎1-2服,热吃。

摘录《博济》卷三

普济方》卷三二二: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白芷2两,藁本2两,川椒2两,人参2两,白姜2两,丹参2两,白术2两,厚朴2两,石枣2两,卷柏2两,茯苓2两,柏子仁2两,细辛2两,桔梗2两,当归2两,白芍药2两,川芎2两,阿胶2两,石膏2两,桂心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生藕自然汁、生姜自然汁1盏,蜜1盏,同煎数沸,令香熟,入药调成膏,用砂器贮。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每服1匙,灯心、枣汤化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枳壳14枚,胡桃10枚,荆芥穗1两,木贼(炒)1两,延胡索半两。

制法上5味,将枳壳、胡桃同入藏瓶内,用泥固济,烧存性,捣后3味为细末,再同研匀。

功能主治脉痔下血,大肠肿痒。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鸡峰》卷十: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蜀葵(去萼,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吐血、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鸡子清或温酒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

《鸡峰》卷十六: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乌贼鱼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崩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如下殷物黑色,用胡姜酒送下;红色,煎木贼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槐鹅(炒令黄色)2两,赤石脂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崩漏不止,日渐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御药院方》卷七: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益智仁2两(连皮炒),川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陈皮(汤浸,去白)1两,干姜(炮裂)半两,茴香7钱半(炒),甘草2钱半(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积寒,心腹疼闷,脏腑泄泻。肠鸣绞痛。

用法用量方中“每服二分”,《医方类聚》引作“每服二钱”。

摘录御药院方》卷七

《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施圆端效方》: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大黄1两,寒水石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疙瘩病,及恶疮肿毒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水沸汤,随病人意调下;恶疮,热酒调下。

恶疮,加当归1两。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施圆端效方》

《博济》卷四: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别名泽兰散、大圣泽兰

处方兰9分(使嫩者,不用根),白术3分(米泔浸,切作片子,以麸炒令黄),白芷3分(湿纸裹,煨过),人参3分,川椒1两(只取3分红皮用),厚朴1两(去皮,姜汁炙),藁本2分,桔梗1两,白芜荑7分(拣择,只用仁子),阿胶半两(研,炒令虚,别杵),细辛1两,丹参3分,肉桂5分(去皮,不见火),生干地黄1两半,吴茱萸4分(洗,炒),黄耆3分,川乌头3分(炮,去皮脐),卷柏4分(不用根),白茯苓1两,甘草7分(炙),石膏2两(研细,水飞过),五味子3分,柏子仁1两(生用),防风1两,当归7分,芍药7分,川芎7分(微炒),干姜3分(炮),白薇2分(去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常服暖子宫,和血气,悦颜色,退风冷,消除万病。主妇人子脏虚冷,频频堕胎;或子死腹中,疼痛;产后血晕、血癖、血滞、血崩,胎衣不下;伤寒呕吐,遍身生疮,经候不调,赤白带下,咳嗽寒热。丈夫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泽兰散(《苏沈良方》卷十)、大圣泽兰散(《永类钤方》卷十九)。

摘录《博济》卷四

《医方类聚》卷一八○引《经验良方》:大圣散

药方名称大圣散

处方羌活荆芥升麻薄荷防风甘草大黄玄参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壮人多食煎爆,上壅内热,多生瘰疬,瘾疹风丹。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6分,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引《经验良方》

猜你喜欢

  • 芰实花散

    药方名称芰实花散处方芰实花(阴干)5两,糯米花(阴干)5两,黯子花(阴干)5两,乌菱3-7个,麝香3分,胡桃3-7个(取油入内),不蚛皂荚(锉)寸段2挺。制法上药除麝香外,为细末,用糯米饭搜为团,以炭

  • 干姜饮

    药方名称干姜饮处方干姜(炮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芎?3分,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便不禁。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

  • 当归拈痛汤

    《医学启源》卷下:当归拈痛汤药方名称当归拈痛汤别名拈痛汤、当归止痛汤处方羌活半两,防风3钱,升麻1钱,葛根2钱,白术1钱,苍术3钱,当归身3钱,人参2钱,甘草5钱,苦参(酒浸)2钱,黄芩1钱(炒),知

  • 葱液膏

    药方名称葱液膏别名葱涎膏处方葱汁3分,细辛1分,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制法上捣细辛、附子为末,以葱汁调令稀。功能主治耵聍塞耳聋,强坚挑不可得出者。用法用量葱涎膏(《奇效良方》卷五十八)。摘录方出《

  • 加味钱氏白术散

    药方名称加味钱氏白术散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炙)枳壳(炒)各1.5克藿香3克 干葛6克木香五味子柴胡各0.9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生津止渴。治消渴不能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

  • 调经育子方

    药方名称调经育子方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7分,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姜汁炒)7分,陈皮8分,白术(去芦)1钱,香附(酒炒)1钱,砂仁2分,丹参5分,条芩(酒炒)1钱,甘草(炙)4分。功能主治调

  • 附子半夏汤

    药方名称附子半夏汤处方川附1两,生姜1两,半夏2两,陈皮(去白)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胃虚冷痰上攻,头目眩晕,眼昏呕吐等证。用法用量每服7钱,加生姜7片,水煎服。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 白羊肾丸

    药方名称白羊肾丸处方半夏,猪苓2两。制法上将半夏净洗,猪苓同炒。色褐为度,却用半夏为末,酒煮羊内外肾烂研,同杵为丸。却以猪苓为末,入瓷瓶内养。功能主治除浊。主小便白浊,遗精。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

  • 甘草梢黑豆汤

    药方名称甘草梢黑豆汤处方生甘草梢60克,黑豆250克。功能主治解毒缓急。主药毒内灼。(强中)用法用量水1500毫升,煎去半,空腹服。摘录《医方考》卷五

  • 四斤圆

    药方名称四斤圆处方宣州木瓜(去瓤)、牛膝(去芦)、天麻(去芦.细)、苁蓉(洗净.切),各焙干,称一斤。已上四味,如前修事了,用无灰酒五升浸,春秋各五日,夏三日,冬十日足,取出焙干,再入附子(炮.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