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药方名称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别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桂枝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

处方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助里阳以逐表湿。被湿温经。主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喝,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白术附子汤(《金匮》)、桂枝附子桂枝白术汤(《金鉴》卷十三)、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伤寒瘟疫条辨》卷五)、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医效秘传》卷三)、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类聚方》)。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附子白术汤”、“附子汤”。

注意忌葱、猪肉菘菜海藻、桃、李、雀肉。

各家论述①《注解伤寒论》: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②《伤寒来苏集》:病本在脾,法当君以白术,代桂枝以治脾,培土以胜湿,土旺则风自平矣,桂枝理上焦,大便硬、小便利,是中焦不治,故去桂。③《伤寒贯珠集》: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以避虚就实之法也。④《古方选注》:湿胜于风者,用术附汤。以湿之中人也,太阴受之,白术健脾去湿,熟附温经去湿,佐以姜、枣和表里,不必治风,但使湿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矣。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干枣补肺煎

    药方名称干枣补肺煎处方枣肉2升(取膏),杏仁1升(去尖皮,研),酥1升,姜汁1升,蜜1升,饧糖1升。功能主治肺寒损伤,气咳,及多唾,呼声鼻塞。用法用量上依常微火煎。每服1匙,愈止服。摘录《外台》卷二十

  • 千金封脐膏

    药方名称千金封脐膏处方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木鳖子大附子蛇床子麦门冬紫梢花杏仁远志牛膝肉苁蓉官桂 肉豆蔻菟丝子虎骨鹿茸各6克制法上药为末,入油620克,用文武火熬黑色,去滓澄清,再入黄丹250克,水飞松香

  • 春容散

    《古今医鉴》卷九:春容散药方名称春容散处方白附子18克 枯矾9克硫黄15克 黑铅(炒枯)9克密陀僧60克轻粉3克 黄丹(飞过)3克麝香0.6克制法上药为末和匀。功能主治主面上肺风疮。用法用量先将冷冰擦

  • 归芍甘麦汤

    药方名称归芍甘麦汤处方当归6克 杭芍12克白术9克柴胡6克茯神9克甘草3克小麦30克(或麦芽18克)大枣3枚功能主治舒肝解郁。治产后肝经郁热,乳汁自出,面色苍黄,间有潮红,心烦易怒,头晕胁胀,苔黄,脉

  • 雚芦丸

    药方名称雚芦丸处方蘼芜丸加雚芦6分。功能主治老小及妇人等万病,腹内冷热不通,急满痛,胸膈坚满,手足烦热,上气不得饮食,身体气肿,腰脚不遂,腹内状如水鸡鸣,妇人月经不调。摘录《千金》卷十八

  • 巴豆油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巴豆油膏药方名称巴豆油膏处方巴豆4克蛇床子4克大黄4克 海桐皮4克羊蹄根4克 胡麻油10毫升 凡土林20克制法前五味药,共研为细末,再以麻油、凡士林调膏。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

  • 老疟丹

    《脉因证治》卷上:老疟丹药方名称老疟丹处方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苍术、白术、白芷、黄柏、甘草。功能主治老疟风暑,入阴在脏,碍血气。用法用量上水煎,露1宿,次早服之。摘录《脉因证治》卷上《医方类聚》卷

  • 胡麻延寿丹

    药方名称胡麻延寿丹处方春季三月用:胡麻4两,秋石4两,何首乌4两,生地黄4两,粉甘草4两。秋季三月用:胡麻4两,秋石4两,何首乌4两,熟地黄4两,甘草1两。夏、冬二季用:胡麻4两,秋石4两,何首乌4两

  • 黄柏饮子

    药方名称黄柏饮子处方黄柏(薄切小片)。功能主治天行口疮。用法用量蜜渍1宿。嚼柏汁渍疮。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理嗽汤

    药方名称理嗽汤处方霜桑叶1钱5分,百合3钱,桔梗1钱5分,前胡1钱5分,象贝母1钱,橘红8分,薄荷1钱5分,栀子(炒)3钱。功能主治咳嗽,不拘新久虚实。用法用量加青果1枚,竹叶20片,水煎服。如身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