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药方名称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别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桂枝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

处方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助里阳以逐表湿。被湿温经。主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喝,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白术附子汤(《金匮》)、桂枝附子桂枝白术汤(《金鉴》卷十三)、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伤寒瘟疫条辨》卷五)、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医效秘传》卷三)、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类聚方》)。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附子白术汤”、“附子汤”。

注意忌葱、猪肉菘菜海藻、桃、李、雀肉。

各家论述①《注解伤寒论》: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②《伤寒来苏集》:病本在脾,法当君以白术,代桂枝以治脾,培土以胜湿,土旺则风自平矣,桂枝理上焦,大便硬、小便利,是中焦不治,故去桂。③《伤寒贯珠集》: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以避虚就实之法也。④《古方选注》:湿胜于风者,用术附汤。以湿之中人也,太阴受之,白术健脾去湿,熟附温经去湿,佐以姜、枣和表里,不必治风,但使湿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矣。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柴青泻肝汤

    药方名称柴青泻肝汤处方柴胡1钱半,黄芩1钱半,人参1钱,半夏1钱,黄连1钱,青皮1钱,甘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男子肝火旺极,阴茎肿裂,健硬不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五

  • 蟠桃果

    药方名称蟠桃果处方芡实500克(炒)莲肉(去心)500克 胶枣肉500克 熟地500克 胡桃肉(去皮)1千克制法上药研末。以猪腰6个,掺大茴香,蒸极熟,去筋膜,同前药末捣成饼。功能主治补脾滋肾。治遗精

  • 二紫汤

    药方名称二紫汤处方紫苏叶1钱,紫菀1钱,桔梗2钱,甘草1钱,枳壳1钱,黄芩1钱,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偶感风邪,鼻塞咳嗽,吐痰黄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犀角大青汤

    药方名称犀角大青汤处方犀角屑大青叶玄参甘草升麻黄连黄芩黄柏黑山栀各4.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治伤寒,斑出巳盛,心烦大热,错语呻吟不得眠,或咽痛不利。用法用量水煎服。口大渴,加石膏;虚者,加人

  • 空青方

    药方名称空青方处方空青少许。功能主治眼(目巟)(目巟)不明。用法用量渍露1宿。以水点之。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五

  • 理中温胃汤

    药方名称理中温胃汤处方干姜5分,白芍药8分,木香5分,玄胡索8分,丁香4分。功能主治小儿脏寒,肠鸣泻水,足冷气逆,大哭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 大青龙加味汤

    药方名称大青龙加味汤处方石膏6钱,麻黄8分,桂枝4分,杏仁(去皮尖)3钱,甘草5分,葛根1钱5分。功能主治瘅疟。摘录《医中一得》

  • 加减薄荷煎丸

    药方名称加减薄荷煎丸别名龙脑川芎丸处方薄荷叶8两,川芎1两,桔梗2两,防风1两,甘草半两,缩砂仁半两,脑子半两,白豆蔻仁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每两分作20丸。功能主治除风热,消疮疹,通利七窍,爽

  • 长葫芦万安散

    药方名称长葫芦万安散处方锦纹大黄4两(微炒),槟榔半两,地萹蓄半两,小茴香4钱,麦芽1两半,瞿麦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酒积。用法用量每服8钱重,临卧酒调下,仰卧,夜半下恶毒。小儿急惊,灯心、淡竹

  • 蛤粉散

    《眼科全书》卷六:蛤粉散药方名称蛤粉散处方蛤粉、石决明、夜明砂、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雀目,至夜不见物。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5分,煮猪肝汁,晨后调服。摘录《眼科全书》卷六《疡科心得集·方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