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梨膏

梨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梨膏

药方名称梨膏

处方秋梨3200两,麦冬32两,贝母32两,百合32两,款冬花24两,冰糖640两。

制法上将秋梨切碎,加麦冬等4味,水煎3次,分次过滤后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再将冰糖溶化,兑入浓缩液内成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两膏汁,兑炼蜜1两,瓶装。

功能主治润肺利咽,生津止嗽。主肺热咳嗽,口燥烟干,失音声哑,气促作喘。

用法用量每服3-5钱,开水调化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梨膏

药方名称梨膏

处方秋梨100斤,萝卜1斤,鲜藕2斤,鲜姜8两,浙贝母1斤,麦冬1斤。

制法上熬汁滤去滓,收膏。每清膏1斤,兑蜜2斤,冰糖1斤,收膏装瓶。

功能主治止嗽化痰,生津止渴。主咳嗽痰喘,痰中带血,咽干口渴,声重音哑。

用法用量每服1两,开水冲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梨膏

药方名称梨膏

别名法制梨膏

处方秋梨(洗净)30斤,鲜藕(洗净)3斤,大萝卜(洗净)1斤,鲜生姜4两(将4味共捣如泥取汁),鲜生地4两,鲜茅根4两,麦冬2两。

制法上切,用水煎熬去滓后,另兑白蜜等量,收膏后再入柿霜4两搅匀为度。

功能主治咳嗽痰喘,咯血口渴。

用法用量每服1两,开水化服。

注意忌辛辣、油腻。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梨膏

药方名称梨膏

别名雪梨膏

处方鸭梨20个(去核)。

制法取汁,兑炼蜜收膏。

功能主治清肺热,润肺燥,生津降火。主干咳久咳,咳嗽燥呛,咽喉干燥,失音气促,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或加萝卜汁,或加鲜藕汁,或加鲜茅根、鲜生地、柿霜,或加鲜麦冬汁,均为加强其润肺降火而施。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柴胡解毒汤

    《扶寿精方》:柴胡解毒汤药方名称柴胡解毒汤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5分,半夏1钱,人参8分,甘草3分,黄连1钱5分,栀1钱,黄柏8分。功能主治伤寒8-9日,热不退,脉弦数,口干烦躁,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上

  • 虎睛丹

    药方名称虎睛丹处方虎睛1对(酒浸1宿,微炙,为末),干蝎1分,粉霜(细研)1分,青黛(研)1分,续随子(研)1分,珍珠(末,研)1分,麝香1钱(研)。制法上为细末,软粳米板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

  • 益智和中汤

    药方名称益智和中汤处方肉桂0.3克桂枝1.2克牡丹皮柴胡葛根益智仁半夏各1.5克当归身 炙甘草黄耆升麻各3克白芍药4.5克干姜少许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益气升阳。治脾胃虚寒,肠辩下血,或

  • 黄丹油膏

    药方名称黄丹油膏处方松香6克 黄丹6克硫黄6克黄柏6克铅粉1克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湿疹。用法用量麻油调,外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苦竹叶粥

    药方名称苦竹叶粥处方苦竹叶2握,粟米2合。功能主治风邪癞痫,心烦惊悸。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盏半,煮苦竹叶,取汁1盏5分,去滓,用米煮作粥,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

  • 必消散

    药方名称必消散处方五木大杨树上木耳菌。制法拭净,净瓦上炙焦存性,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乳肿,不论内外。用法用量每服3钱,砂糖调陈酒送下。即消。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鸡鸣出关方

    药方名称鸡鸣出关方处方大雄鸡(劈破背脊)。功能主治拔毒。主白喉病,白垢不退。用法用量置雄黄、灯心于鸡内,喷醋、烧酒于上,敷胸膛上,以1炷香久为度。不及1炷香久则毒未拔动,过久则毒反入内。毒重则灯心色黑

  • 三白汤

    药方名称三白汤处方白芍白术白茯苓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虚烦或泄、或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人门》卷四

  • 附子爆脾汤

    药方名称附子爆脾汤处方川厚朴(去粗皮,姜制,炙)2两,半夏(汤泡7次)2两,草果子(去皮,炒)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陈皮(去瓤)半两,白姜(炮,洗)半两,甘草(炙)半两。功能主治温脾胃,散冷气

  • 五膈圆

    药方名称五膈圆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去汗)、细辛(去苗.土)、肉桂(去粗皮)、远志(去心),各三两。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五两。干姜(炮)二两,人参(去芦)四两,附子(炮.去皮.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