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槟榔饮

槟榔饮

《经验方》: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5~10克 萝卜子5~10克 鲜橘皮10~15克白糖适量

制法槟榔打碎;把萝卜子放小锅内炒香,然后捣碎;取新鲜橘皮(约1个整橘皮),煎成细丝状;然后将上3味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煮5~7分钟后,去渣留汁,最后加入白糖适量,当作饮料服用。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除胀。适用于小儿消食。

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可以作2~3次,温热饮用。

注意适用于体壮儿童,只宜饮用1~2天,不可多饮久服;体弱儿童者伤食,用量宜减半。

摘录《经验方》

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六四: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12枚,生姜4两,杏仁4两,白术4两,半夏8两,茯苓5两,橘皮3两。

功能主治胸中痰饮,肠中水鸣,食不消,呕吐水。

用法用量方中白术,《千金方衍义》作“柑皮”。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杏仁开拓胸中之气,姜、半消豁膈上之痰,槟榔茯苓泄利肠中之水,柑橘二皮一寒一温,升降上下之气,此惟病气未固,元气未漓者宜之。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六四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生,锉)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大黄(锉)半两,甘草(炙,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己(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胞囊实热,溲便癃闭,日夜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5枚(锉),木香1两,生姜(切,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芎?半两,前胡(去芦头)1分,丁香半两,山芋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三焦荣卫不通,气满水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空心温服。

脚肿,加牵牛子半两;面目浮肿,加郁李仁半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 加味十全大补汤

    《胎产秘书》卷下:加味十全大补汤药方名称加味十全大补汤处方生黄耆5钱,人参1钱,白术3钱,炙甘草1钱,归身3钱,川芎1钱5分,白芍1钱(炒),熟地6钱,茯苓2钱,远志2钱,白芷1钱,肉桂1钱,净银花2

  • 宁气汤

    药方名称宁气汤处方御米壳75克(蜜水淹一宿,炒黄)甘草(炙)杏仁(去皮、尖,麸炒)紫菀(去土)桔梗各22克五味子甜葶苈(隔纸炒)人参半夏(生姜制)桑白皮(锉,炒)紫苏叶 陈橘皮(去瓤)各30克制法上为

  • 赤小豆贴方

    药方名称赤小豆贴方处方赤小豆5合。制法入苦酒中熬之毕,为散,以苦酒和之,涂拭纸上。功能主治石痈之和平体质者。用法用量贴肿,从发肿两头以下。摘录《外台》卷二十四(注文)引《范汪方》

  • 血竭散

    《博济方》卷五:血竭散药方名称血竭散处方青州枣20个(烧为灰)干地黄15克(别杵为末)血竭(炒)7.5克制法上三味,细研如粉。功能主治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用法用量以津唾调贴疮上。摘录《博济方》卷五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药方名称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别名苓甘味姜辛夏仁汤、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汤、茯苓甘草五味辛夏仁汤处方茯苓4两,甘草3两,五味半升,干姜3两,细辛3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功能主治支饮,水去呕止

  • 半夏苏子汤

    药方名称半夏苏子汤处方半夏5两(洗),苏子1升,生姜5两,大枣40个(擘),橘皮3两,桂心3两,甘草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卒上气,胸心满塞。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2升7合。分3服。注意忌海藻、菘菜、羊

  • 胆道排石汤I号

    药方名称胆道排石汤I号处方柴胡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金钱草30克木香18克枳壳12克大黄30克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利胆排石。主气郁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牵引肩背,口苦咽千,

  • 八宣汤

    药方名称八宣汤处方葛根、升麻、川芎、甘草、麻黄、赤芍、陈皮、白芷。功能主治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者。摘录《慈幼新书》卷九

  • 断根丸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断根丸药方名称断根丸处方龟版(童便浸七日,酥润炙黄,研末)槐花(净)桦皮(煅)各等分(1方加木香)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功能主治主梅毒。用法用量酒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疮

  • 芪归猪蹄汤

    药方名称芪归猪蹄汤处方党参当归黄芪各30克通草9克猪蹄2只 虾米30克制法将党参、当归、黄芪、通草装纱布袋中,与猪蹄、虾米同炖,文火煨至肉烂,去药袋。功能主治补气益血,通经下乳。适用于产后气血亏虚、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