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饮

药方名称清瘟败毒饮

处方石膏(大剂)180~240克(中剂)60~120克(小剂)24~36克 小生地(大剂)18~30克(中剂)9~15克(小剂)6~13.5克 乌犀角(大剂)18~24克(中剂)9~12克(小剂)6~12克 真川连(大剂)12~18克(中剂)6~12克(小剂)3~4.5克 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湿热疫毒及一切火热之证。气血两燔,高热狂躁,心烦不眠,或神昏谵语,头痛如劈,大渴引饮,咽痛干呕,发斑吐血,舌绛唇焦,脉沉细而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现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表现为气血两燔症状者。

用法用量石膏先煎十余分钟后,再入余药同煎,犀角磨汁和服,或研末,或先煎对入,分二次服。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裂,烦躁谵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者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

若斑一出,加大青叶,并少佐升麻1.2~1.5克,大便不通,加生军;大渴不已,加石膏天花粉;胸膈遏郁,加川连、枳壳桔梗瓜蒌霜。

备注本方为综合《伤寒论》白虎汤、《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之芍药地黄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之黄连解毒汤等三方加减而成。方中重用石膏知母甘草以清阳明之热;黄连黄芩栀子三药合用能泻三焦实火;犀角、丹皮、生地、赤芍专于凉血解毒化瘀;连翘玄参桔梗甘草清热透邪利咽;竹叶清心利尿,导热下行。诸药合用,既清气分之火,又凉血分之热,是治疗气血两燔的主要方剂。

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猜你喜欢

  • 葫芦汤

    药方名称葫芦汤处方葫芦须5分,红花子1合(连壳炒香,石臼杵碎)。功能主治未出痘者令不出,欲出者可稀。主用法用量水1钟,加生姜3片,煎去半,空心服,量儿大小,酌其多寡服之;倘婴小令乳母服过即乳亦好。痘疹

  • 翻风散

    药方名称翻风散处方轻粉1钱,山椒末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手掌及软骨高起,不痛不脓,无寒热者。用法用量水调涂。摘录《接骨图说》

  • 连翘金贝煎

    药方名称连翘金贝煎处方金银花贝母(土者更佳)蒲公英夏枯草各9克 红藤21~24克连翘15~3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阳分痈毒,在脏腑、肺膈、胸乳之间者。用法用量用好酒500毫升,煎至250毫

  • 断根散

    药方名称断根散处方海螵蛸(火煅)。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哮喘。用法用量每服大人5钱,小儿2钱,黑砂糖拌匀调下。摘录《仙拈集》卷一

  • 瓜石汤

    《医学入门》卷八:瓜石汤药方名称瓜石汤别名栝石汤处方瓜蒌仁9钱,滑石1钱半,南星1钱,苍术1钱,赤芍1钱,陈皮1钱,黄连5分,黄柏5分,黄芩5分,白芷5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破伤风,发热。用法用量栝石

  • 枳桔栀豉汤

    药方名称枳桔栀豉汤处方生枳壳3~5克 焦山栀6~9克 苏薄荷2.4~3克 苦桔梗3~4.5克淡豆豉6~9克 青连翘6~9克 青子芩3~4.5克 生甘草1.2~1.8克 西茵陈6~9克贯众6~9克 鲜竹

  • 荨麻疹汤

    药方名称荨麻疹汤处方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湿,祛风止痒。主脾虚兼风。

  • 败蹄散

    药方名称败蹄散处方驴蹄(削)20片(烧灰),胡粉1分(熬),麝香少许(研)。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天柱疮,生脊大椎上,如钱大,赤色,出黄汁不止。用法用量未破,以醋煮面糊,和成膏涂入;已破干掺。摘录《圣济

  • 益心定志汤

    药方名称益心定志汤处方当归身10克,紫丹参12克,白檀香5克,细砂仁3克,酸枣仁6克,炙远志6克,北五味5克,玉桔梗6克,煅牡蛎12克。功能主治和血通阳,补益心气,育养心神,宁神定志。主气阴两虚。(神

  • 温精毓子丹

    药方名称温精毓子丹处方人参60克肉桂30克五味子30克菟丝子90克白术150克黄耆240克当归90克远志60克 炒枣仁90克山茱萸90克鹿茸1对肉苁蓉90克 破故纸90克茯神60克柏子仁30克砂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