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流浸膏

甘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甘草流浸膏

来源甘草浸膏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

性状为棕色或红褐色的液体;味甜、略苦、涩。

炮制甘草浸膏300~400g,加水适量,不断搅拌,并加热使溶化,滤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搅拌,直至溶液中含乙醇量达65%左右,静置过夜,仔细取出上清液,遗留沉淀再加65%的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取出上清液,沉淀再用65%乙醇提取一次,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测定甘草酸含量后,加水与乙醇适量,使甘草酸和乙醇量均符合规定,加浓氨试液适量调节pH值,静置,使澄清,取出上清液,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缓和药,常与化痰止咳药配伍应用,能减轻对咽部黏膜的刺激,并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与脱氧皮质酮样作用。用于支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ml,一日6~15ml。

注意本品连续服用较大剂量时,可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虎睛汤

    药方名称虎睛汤处方虎睛1具,茯苓3两,桂心3两,防风3两,独活1两,甘草1两,人参1两,天雄1两,露蜂房1具,鸱头1具,石长生10分,枫上寄生5分。功能主治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风狂

  • 宝光散

    药方名称宝光散处方大黄、龙胆、赤芍药、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风、防己、黄芩、当归、甘草、栀子、生地黄、细辛、羌活、荆芥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五脏冷热相攻,致目中漏睛脓出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钟

  • 久近烂脚膏

    药方名称久近烂脚膏处方芦甘石1钱,冰片5厘,乳香5分,没药5分,川连5分,煅象皮5分,九一丹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用雄猪油熬化调摊油纸上。功能主治久近烂脚。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大生要旨·续编》

  • 肥儿糕

    《青囊秘传》:肥儿糕药方名称肥儿糕别名茶糕(《青囊秘传》)。处方苏叶30克 苏梗30克 霜桑叶60克 茅术(炒)90克 广湘黄(炒)150克 楂炭150克麦芽(炒)150克 红茶叶60克 砂糖250~

  • 蚕沙熨方

    药方名称蚕沙熨方处方晚蚕沙、食盐各等分。制法上相和,炒熟,布裹熨之。功能主治风肿。用法用量冷即再炒;或入少许醋尤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缚手散

    药方名称缚手散处方大萝卜1寸。制法将萝卜于新瓦上煅黄存性。功能主治产后肚痒。用法用量酒和童便各半盏,煎6分,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吴氏集验方》

  • 挨癖丸

    药方名称挨癖丸别名挨痞丸处方代赭石(火煅,醋淬至碎,研10分细)3钱,青皮(去白)3钱,木香3钱,蓬术3钱,五灵脂3钱,北大黄3钱,巴豆(压去油尽)1钱。制法上为1末,醋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乳

  • 反胃降逆丹

    药方名称反胃降逆丹处方柿蒂1两,红豆蔻3钱,人参(去芦)8钱,干姜4钱,川附子2两,砂仁5钱,厚朴(炙)5钱,橘皮8钱,肉桂(去粗皮)4钱,丁香4钱。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

  • 榉树菌子丸

    药方名称榉树菌子丸处方榉树菌子1两,虾蟆1枚(炙令黄),葫荽子1合,黄牛角(角思)(炙黄)1两,鳗鲡鱼头1枚(炙令黄)。制法上为末,以水煎白胶香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痔,下血不止,肛边生鼠乳,疼

  • 白玉蟾浴汤

    药方名称白玉蟾浴汤处方苍耳子、防风、荆芥、马鞭子草、紫苏、苦参、金银花、白芷、遍地香、泽兰。功能主治麻风,手足及遍身有肿块成疮,或冷麻者。用法用量将各药烧汤洗涤,如烂者,日洗1-2次。摘录《解围元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