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苏散

紫苏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别名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紫苏茎叶30克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羚羊角屑22克槟榔22克木香15克 桂心15克独活15克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处方紫苏茎叶30克木通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茴香根30克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木瓜15克 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10枚(锉)甘草15克(炙微赤)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脚气,脚重虚肿,胸闷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葱白1茎并须,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普济本事方》卷三: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处方紫苏叶 桑白皮(洗净,蜜涂,炙黄)青皮(去白)五味子(拣)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节)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治肺感风寒,咳嗽痰多,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温服。

备注方中紫苏叶、麻黄辛温宣透,发散风寒为君;杏仁、桑白皮润肺化痰,降利肺气,青皮理气宽中为臣;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敛肺生津,止咳平喘为佐。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猜你喜欢

  • 矾蝴蝶散

    药方名称矾蝴蝶散处方矾蝴蝶3钱,蜜陀僧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中急风,牙关紧,不能转舌,语涩。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温水调灌之;若牙紧不能下药,即鼻中灌之。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 清胃健中汤

    药方名称清胃健中汤处方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功能主治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主中焦湿热互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

  • 荆芥洗剂

    药方名称荆芥洗剂处方荆芥9g,防风9g,枫子仁9g,土槿皮9g,五骨皮9g,地骨皮9g,皂角10g,陈醋500ml。功能主治手足癣。用法用量用时加温,每日或隔日泡手足2-3小时,连续2-3周,泡后可上

  • 黄柏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黄柏散药方名称黄柏散别名黄柏白蚕散(《古今医统》卷六十三)。处方黄柏(蜜涂,炙千,去火毒)白僵蚕(直者,置新瓦上,下以火焙至丝断,去火毒)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口糜生疮。用法用量上二味

  • 加减六柱饮

    药方名称加减六柱饮处方人参、白茯苓、木香、肉豆蔻、诃子、益智仁、白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诸病坏证,久下脓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 菊花延龄膏

    药方名称菊花延龄膏处方鲜菊花瓣。制法用水熬透,去滓再熬浓汁,少兑炼蜜收膏。功能主治益寿。主目皮艰涩。用法用量每服3-4钱,白开水送下。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枸杞子煎

    药方名称枸杞子煎别名神丹煎处方枸杞子3升,杏仁1升(去皮尖,研),生地黄(研取汁)3升,人参10分,茯苓10分,天门冬半斤(捣汁,干者为末亦得),白蜜5升,牛髓1具(无亦得),酥5升。制法上各别依法料

  • 参附散

    药方名称参附散处方人参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麻黄(去节,先煮,掠去沫,焙)1两,干姜(炮)1两,细辛(去苗叶)1两,防己1两,甘草(炙)1两,五味子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制法上为散

  • 黄芩半夏丸

    药方名称黄芩半夏丸处方制过半夏粉1两,黄芩末2钱。制法上和生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上焦有热,咳嗽生痰。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淡生姜汤送下,食后服。摘录《袖珍》卷一

  • 虎骨方

    药方名称虎骨方处方虎骨半两,败龟版半两,不灰木半两,乳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解颅。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内服方用参苓散。摘录《幼幼新书》卷六引丁时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