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经验加减四物汤

经验加减四物汤

药方名称经验加减四物汤

处方当归(酒浸1宿)1两,熟干地黄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随病证加减后药煎服。

血气不调,加吴茉萸1两,甘草半两;胎动下血,加熟艾1块,阿胶7片(末)1钱;补下元,加干姜半两、甘草7分;血崩淋漓不断,加炮附子1个,赤石脂1两;便血及带下,加荆芥地椒;血气滞,腹内刺痛,加桂;产后伤风头痛,加石膏1两,甘草半两;血风劳,加荆芥柴胡;潮热,加前胡子、干葛、人参黄芩;虚热口干,加门冬半两,黄芩1两;呕吐不止,加藿香白术各半两,人参1钱;产后虚惫,血热烦闷,加生地黄;产后腹胀加枳壳肉桂各3钱;产后恶露,腹痛不止,加桃仁苏木牛膝;产后寒热往来,加柴胡、门冬各半两;经血淋沥不断,加干瑞莲房(炒);血滞不通,加红花桃仁各1分;产后闷乱,加茯神远志各半两;虚而多汗,加煅牡蛎麻黄粉各半两;妊娠心烦,加竹茹1块;如有败血,则用当归近上节,白芍药易赤芍,熟地黄用生者;大便闭,加大黄桃仁各1分。

摘录《医方大成》卷九引徐同知方

猜你喜欢

  • 缩砂丸

    药方名称缩砂丸处方缩砂30克(去皮)黄连30克(去须,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15克(炮裂,锉)木香15克吴茱萸30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用醋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 滋肾百补丸

    药方名称滋肾百补丸处方当归120克(酒浸)知母60克(酒浸)沉香15克黄柏(酒炒褐色)山药菊花楮实各60克 青盐30克(炒)菟丝子120克(酒浸)杜仲60克(炒)熟地240克制法上药为末,酒糊或炼蜜为

  • 冰壶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冰壶散药方名称冰壶散处方不灰木半两(烧),玄精石半两(生研),金星石半两,银星石半两,马牙消(生)半两,甘草(炙,锉)1两,消石1分。制法上各为散,先将甘草铺在铫内,次入诸药,炒

  • 参耆汤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梁氏总要方》:参耆汤药方名称参耆汤处方人参桔梗天花粉甘草各30克白芍药 绵黄耆(盐汤浸)各60克 白茯苓北五味各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

  • 鸡骨丸

    《圣惠》卷八十三:鸡骨丸药方名称鸡骨丸处方鸡骨(煮熟黄雌鸡,左右肋骨)1两(炙黄),赤芍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微炒),紫菀半两(洗去苗土),赤茯苓半两,细辛1分,黄芩1分,桂心1分,柴胡半两(去苗)

  • 枳椇子丸

    药方名称枳椇子丸处方枳椇子60克麝香3克制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又受酷热,津枯血涩,小便并多,肌肉消铄,专嗜冷物寒浆。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吞下。摘录《世医得

  • 四逆汤

    《中国药典》:四逆汤药方名称四逆汤处方附子(制)300g干姜200g 炙甘草300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香,味甜、辛。炮制以上三味,附子、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

  • 救婴丹

    药方名称救婴丹处方人参1钱,茯苓3钱,柴胡3分,白芍2钱,神曲5分,砂仁1粒,炮姜3分。功能主治小儿偶感风邪,发热身颤,手背反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滑胎丹

    药方名称滑胎丹处方朱砂1两(成颗者)。制法上从端午日晒至100日,不可着雨,如满100日,取研如粉,用腊月兔脑髓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难产。用法用量欲觉动静,以粥饮送下1丸。良久便生。摘录《鸡峰》卷

  • 茯苓煮鸡肝

    药方名称茯苓煮鸡肝处方鸡肝30克茯苓10克制法将鸡肝、茯苓共煮。功能主治健脾生血,补益肝肾。适用于小儿疳积、身体亏虚。用法用量吃肝喝汤,连服10天。摘录《民间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