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肠风槐角丸

肠风槐角丸

《鳞爪集》卷二:肠风槐角丸

药方名称肠风槐角丸

处方槐角8两,地榆8两,黄耆8两,当归8两,川芎4两,阿胶2两,升麻8两,生地8两,条芩8两,连翘8两,秦艽8两,防风4两,白芷4两,川连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消毒,解热润脏,宽肠利气,和血定痛。主肠风痔漏,痛痒火盛。

摘录《鳞爪集》卷二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肠风槐角丸

药方名称肠风槐角丸

处方槐角2两,炒枳壳1两,当归(酒制)1两,地榆炭1两,防风1两,黄芩(酒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调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大肠热盛,肠红下血,湿热郁积,痔漏脏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腹以米饮汤或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猜你喜欢

  • 木香调中丸

    药方名称木香调中丸处方木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肉豆蔻(面裹煨熟,去油)京三棱(炮,锉)诃子皮 草豆蔻仁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水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饮食不调。胃肠致伤,心腹疼痛,两

  • 紫正散

    药方名称紫正散处方紫荆皮6克荆芥穗2.4克 北防风2.4克 北细辛1.2克功能主治治喉风初起,必恶寒,发热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用法用量上药与地黄散合用,开水泡药蒸服。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 上马丸

    药方名称上马丸处方川乌(炮)、木香(不见火),各半两。龙骨(酥炙)、牛膝、杜仲、木瓜、当归(酒浸)、败龟板(酥炙)、自然铜(醋淬)、黄蓍(蜜炙)、白术,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胜金丹

    《辨证录》卷十三:胜金丹药方名称胜金丹处方麝香9克血竭90克 古石灰60克海螵蛸30克自然铜末(醋浸,烧七次)3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花蕊石9克冰片3克樟脑30克 土狗子10个 地虱(干者)3克 土鳖

  • 黄连枳壳汤

    《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黄连枳壳汤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处方川黄连3克枳壳2.4克当归2.4克白芍药3克茯苓泽泻青皮槟榔各2.1克木香1.5克(磨汁入)甘草1.2克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

  • 桂枝皂角汤

    药方名称桂枝皂角汤处方桂枝1两,甘草半两,大枣12枚(去核),皂角4条(炙,去皮弦)。功能主治肺痿。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摘录《医统》卷四十五

  • 参苓归术散

    药方名称参苓归术散别名木六、六十二号谦象方处方人参、白茯苓、当归、白术、白芍药、陈皮、黄耆、川芎、熟地黄、甘草。功能主治痧退之后,气血虚弱者。用法用量木六(《痧症全书》卷下)、六十二号谦象方(《杂病源

  • 秦艽鳖甲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秦艽鳖甲散药方名称秦艽鳖甲散处方荆芥(去梗)、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芦)、青皮(去白)、柴胡(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秦艽(去芦.洗)、鳖甲(去裙

  • 黄柏膏

    《圣济总录》卷一○四:黄柏膏药方名称黄柏膏别名黄金膏处方黄柏1两(去粗皮,为末),蛇蜕(微炒,细研为末)1两。制法上用醋浆水3盏,于铜器内煎1盏,稀稠似乳,绵滤待冷,瓷盒盛。功能主治眼暴赤涩痛。眼翳。

  • 白芷暖宫丸

    药方名称白芷暖宫丸处方禹余粮(制)1两,白姜(炮)3分,芍药3分,白芷3分,川椒(制)3分,阿胶(粉炒)3分,艾叶(制)3分,川芎3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暖血海,实冲任;常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