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胡麻丸

胡麻丸

外科正宗》卷四:胡麻丸

药方名称胡麻丸

处方大胡麻120克防风威灵仙石菖蒲苦参各60克 白附子独活各30克甘草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酒跌成丸子。

功能主治治癜风初起,皮肤作痒,后发癜风,渐至开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形瘦者4.5克,食后、临卧白滚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动风发物、海腥、煎炒,鸡、鹅、羊肉、火酒,愈后戒百日。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幼科发挥》卷上:胡麻丸

药方名称胡麻丸

处方胡麻仁(炒)、苦参甘菊花、大力子(炒)、石菖蒲何首乌威灵仙蔓荆子乌梢蛇(酒浸,去皮骨,取肉焙干)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疥癣。

用法用量竹叶汤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上

《片玉心书》卷五:胡麻丸

药方名称胡麻丸

处方苦参5钱,何首乌3钱,胡麻仁(炒)3钱,蔓荆子(炒)3钱,威灵仙3钱,荆芥穗3钱,白蒺藜(炒,去刺)3钱,牛蒡子(炒)3钱,石菖蒲1钱5分,干菊花3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疮疥癣。

用法用量竹叶灯心汤送下。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一:胡麻丸

药方名称胡麻丸

处方胡麻仁(炒)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3两,黑豆黄2两,桂(去粗皮)1两,生地黄(捣绞取汁)1升。

制法上药先将地黄汁,入银锅中煎2-3沸,次入杏仁膏,余药并为末,投入同煎令稠,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髭发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早食后温酒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胡麻丸

药方名称胡麻丸

处方胡麻半斤(拣去土,研碎)。

制法上以米醋3升,瓷器中煮尽醋后,入茯苓人参云母粉各1两,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延年返老,补填骨髓,保固三田。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甘泉水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卫生总微》卷十九:胡麻丸

药方名称胡麻丸

处方胡麻4两(炒香),羊踯躅1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7丸,渐加至21丸,热水送下,1日2次,见效为度。已破者,更用黑母牛粪,烧灰研末敷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九

御药院方》卷一:胡麻丸

药方名称胡麻丸

处方天麻1两,升麻1两,白附子(炮)1两,人参1两,细辛1两,川芎1两,木贼1两,定风草1两,穿山甲(去土,炒黄色)1两,丹参1两,玄参1两,何首乌(酒浸)1两,紫参1两,蔓荆子1两,防风1两,威灵仙1两,全蜈蚣1对。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风。

用法用量每用2两,用胡麻1斤,炒香为末,拌匀,入蜜和丸,都分为90丸。每服1丸,细嚼,温浆水下,日进3服,不拘时候。淡白粥服120日,不再发。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解围元薮》卷三:胡麻丸

药方名称胡麻丸

处方胡麻1斤,苦参5斤(酒浸7日),荆芥穗4斤,豨莶草叶(净)3斤,苍耳草叶(净)3斤,紫背浮萍2斤。

制法上药蒸透晒干,先将豨、苍2味蜜拌蒸1伏时,晒干后共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大风、大疠、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茶、酒俱可下,日进3次。

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猜你喜欢

  • 化痰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化痰丸药方名称化痰丸处方半夏(洗)天南星(去皮、膜)白矾皂角(切碎)生姜各500克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别研)杏仁(去皮、尖,炒,别研)干葛神曲(炒)麦

  • 麻黄生姜汤

    药方名称麻黄生姜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五倍子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淡竹叶(切)1升,石膏(研)6两。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功能主治肺气喘急。用法用量每服

  • 苓姜术桂汤

    药方名称苓姜术桂汤处方茯苓块5钱,生姜3钱,炒白术3钱,桂枝3钱。功能主治运脾胃,宣通阳气。主寒湿伤脾胃两阳,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或酒客湿聚。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4杯,分温再服。摘录《

  • 麻乌四物合剂

    药方名称麻乌四物合剂处方麻黄10克,乌梢蛇15克,生地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清热化瘀,软坚通滞。主风湿凝结,血热郁滞,阻于肌肤,壅塞腠理。

  • 黄精丸

    方出《圣惠》卷九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九八:黄精丸药方名称黄精丸处方黄精10斤(净洗,蒸令烂熟),白蜜3斤,天门冬3斤(去心,蒸令烂熟)。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延年补益。主用法用量每服以

  • 通皮饮

    药方名称通皮饮处方广皮3克青皮3克冬瓜皮6克茯苓皮12克当归6克厚朴3克枳壳3克砂仁3克泽泻4.5克车前子6克 鲜姜皮3克功能主治理气和血,利水退肿,治三焦受寒,气血不和,水气不行,致成三焦胀,腹部胀

  • 白蜜汤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九:白蜜汤药方名称白蜜汤处方童便1升,蜜3匙。功能主治疟,无问新久,发作无时,瘴疠。用法用量上相和,煎3-4沸。温汤顿服之。每发日,平旦即1服,直至发时勿食,

  • 补肉膏

    药方名称补肉膏别名理伤膏(《伤科汇纂》卷七)。处方黄蜡 猪油各120克乳香没药各30克松香麻油各500克制法上以折伤木皮30克捣碎,入油内煎数沸,滤去滓,煎至滴水成珠,却入密陀僧、黄丹,慢火熬成膏,次

  • 槟榔橘皮汤

    药方名称槟榔橘皮汤处方槟榔4两,橘皮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醋心,嘈杂。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生蜜汤调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加减姜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姜黄丸处方干姜(炮)、黄连(去须,炒)各等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各用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两处收贮。功能主治冷热赤白痢,泻血。用法用量白痢冷泻,每服干姜30丸,黄连15丸,同用温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