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三棱散

荆三棱散

《卫生总微》卷十七: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炮)、斑猫(去足并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偏坠,一大一小。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

普济方》卷一七一: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2两,蓬莪术(煨,锉)2两,益智(去皮,炒)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丁香半两,姜黄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醋心,呕吐冷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一

普济方》卷三四九: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熟地黄1两,鳖甲1两,桂心3分,当归3分,桃仁3分,川芎半两,牡丹皮半两,刘寄奴半两,赤芍药半两,大黄(炒)、牛膝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积血不散,结聚成块,或时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姜黄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九

普济方》卷一七二: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煨,锉),桂心3分,丁香半分,益智3分(去皮),木香5钱,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白术2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半两(炮裂,锉),蓬莪术2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及宿食不消,腹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猜你喜欢

  • 赤金丸

    药方名称赤金丸处方半两钱49枚(铁线穿,火煅通红取出,酽醋内淬过,煅,再淬5、7、10遍,候苏为末),硫黄1两(研细,与上药相间同入砂盒子内,以赤石脂和如泥,固济令干,复用火煅,候冷取出,细研入下项药

  • 棒疮膏

    《古方汇精》卷二:棒疮膏药方名称棒疮膏处方麻油4两,鸡子黄3个,血余5钱,白蜡5钱,冰片3分。制法用麻油煎滚,入鸡子黄熬枯捞去,再入洗净血余,又熬枯捞去,下白蜡、冰片,和匀,冷透。功能主治棒疮。用法用

  • 化涎饼子

    药方名称化涎饼子处方铁粉(研)1分,人参1分,白术1分,蓬砂1钱,马牙消1钱,粉霜1钱,牛黄1钱,麝香1钱(研),丹砂2钱(研)。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捻作饼子,别以丹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

  • 百部根汤

    药方名称百部根汤别名百部饮处方百部根半斤,生姜半斤,细辛3两,甘草3两,贝母1两,白术1两,五味子1两,桂心4两,麻黄6两。功能主治咳嗽日夜不得卧,两眼突出。用法用量百部饮(《玉机微义》卷五十)。各家

  • 鸡心丸

    药方名称鸡心丸处方槟榔(去脐)3个,赤芍药2钱,龙胆草(去芦)2钱,羌活2钱,独活2钱,川芎2钱,皂荚(烧存性)3钱。制法上为末,蒸饼为细丸。功能主治小儿肝疳,面青黄,揉鼻揩眼,咬甲吃水。用法用量百沸

  • 慢肝六味饮

    药方名称慢肝六味饮处方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2g,川萆薢10g,黄皮树叶15g,甘草5g。功能主治健脾补气,扶土抑木。主慢性肝炎。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临床应用华某,女,40岁,干部。患

  • 茅根饮子

    《外台》卷二十七引《延年秘录》:茅根饮子药方名称茅根饮子处方茅根1升,茯苓3两,人参2两,干地黄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胞络中虚热,时小便如血色。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5-6服,1

  • 白果蛋方

    药方名称白果蛋方处方头生鸡子5个,生白果肉10枚。制法将鸡子开一小孔,每1鸡子内入白果肉2枚,放饭上蒸熟。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每日吃1个,连4-5次即愈。摘录《种福堂方》卷二

  • 榉树菌子丸

    药方名称榉树菌子丸处方榉树菌子1两,虾蟆1枚(炙令黄),葫荽子1合,黄牛角(角思)(炙黄)1两,鳗鲡鱼头1枚(炙令黄)。制法上为末,以水煎白胶香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痔,下血不止,肛边生鼠乳,疼

  • 十味导赤汤

    药方名称十味导赤汤处方生地 山桅子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蒿黄芩甘草(生)猪苓功能主治治热淋。膀胱蓄热,小便不通,淋漓涩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