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虎骨丸

虎骨丸

《圣惠》卷二十三: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6两,硇砂1两(先以醋1中盏浸化,于虎胫骨上涂,炙尽为度),桂心1两,当归1两,芎?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芸台子1两,地龙1两半(微炒),赤芍药1两,芫花3分(醋拌,炒令干),海桐皮1两(锉),牛膝1两(去苗),干蝎3分(微炒),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羌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历节风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五○: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酥炙)2两,牛膝(酒浸,切,焙)2两,当归(去芦头,切,焙)2两,防风(去叉)2两,赤箭2两,威灵仙(去土)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丹参1两,五加皮(锉)1两,杜仲(去粗皮,锉,炒)1两,桂(去粗皮)1两,石斛(去根)1两,仙灵脾1两,苍耳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偏枯,半身疼痹,举动不随。或缓或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腹食前,温酒送下,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普济方》卷一○四引《圣济总录》: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乳香(另研)1两,没药(另研)1两,虎胫骨(酥炙黄)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血竭(另研)1钱半,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末,用木瓜1枚(切破去子),入乳香末在内,以麻缕缠定,勿令透气,好酒2升,煮至酒尽,取木瓜(去皮)研如泥,更入熟蜜少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络凝滞,骨节疼痛,筋脉挛急,遇阴寒愈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用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引《圣济总录

奇方类编》卷上: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苍耳子(炒)5钱,五加皮1两,骨碎补3两,天麻1两,自然铜(醋淬,细研),防风3两,肉桂3两,龟版(炙)2两,没药(去油)3两(另研),赤芍3两,当归3两,虎骨3两(炙),血竭2钱(另研),白附子3两,槟榔1两,羌活1两,牛膝1两。

制法上为细末,研极匀,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走注,疼痛不定,少得睡卧。

用法用量方中自然铜用量原缺。

摘录奇方类编》卷上

《准绳·类方》卷四: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骨4两(醋炙),五灵脂(炒)1两,白僵蚕(炒)1两,地龙(去土,炒)1两,白胶香(另研)1两,威灵仙1两,川乌头2两(炮,去皮脐),胡桃肉2两半(去内皮,捣研如泥)。

制法上为细末,同研令匀,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走注疼痛,麻木困弱。肢节肿痛,日夜无已时者。

用法用量杂病源流犀烛》无地龙、胡桃肉。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

《鸡峰》卷四: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骨7钱半,当归7钱半,海桐皮7钱半,参7钱半,木香7钱半,附子7钱半,白花蛇7钱半,桂心7钱半,败龟7钱半,天南星7钱半,干姜1两,没药1两,麝香1两,地龙1两,蔓荆子1两,菊花1两,僵蚕1两,干蝎1两,防风1两,芎?1两,羌活2两,天麻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没药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麻痹止风,通利血脉。主风湿,筋脉缓纵不随,言语謇涩,及中风脚气。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虎骨煎,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引《治风验方》改。《普济方》引《治风验方》本方无干姜地龙,疑脱。

摘录《鸡峰》卷四

《圣惠》卷二十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沉香半两,白花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干蝎半两(微炒),天麻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羌活3分,天南星半两(炮裂),海桐皮1两,桂心3分,芎?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半两,羚羊角屑3分,硫黄半两(细研),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白僵蚕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冷痹,及筋骨拘急,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朱氏集验方》卷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苍术3两,防风3两,萆薢(盐水浸,沙干)3两,木瓜3两,杜仲3两,虎骨(薄片,姜汁浸1时,焙干,防有药箭毒)、金毛狗脊2两(去毛)。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两腿肿,行步艰辛。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汤、酒任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杨氏家藏方》卷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3两(涂酥,炙黄色),川芎1两半,熟干地黄(洗,焙)1两半,防风(去芦头)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当归(洗,焙)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萆薢1两半,金毛狗脊(去毛)1两半,川乌头(炮,去皮脐尖)1两半,羚羊角屑1两半,白蒺藜(炒,去刺)1两半,天麻(去苗)1两半,白术1两半,杜仲(去粗皮,细锉,姜汁制,炒干)1两半,黄耆(蜜炙)1两半。

制法上细锉,如麻豆大,酒浸,春5、夏3、秋7、冬10日,取出焙干,为细末,以浸药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瘫缓诸风,及风寒湿痹,脚膝缓弱,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一

圣济总录》卷七: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酥煮)半两,当归(切,焙)1两,安息香(酒研)半两,海桐皮(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箭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金毛狗脊(去毛)半两,续断半两,萆薢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芎?1两,甜瓜子半两,仙灵脾半两,乳香(研)半两,防风(去叉)1两,天麻1两,石斛(去根)1两,酸枣仁(去皮,研)半两,黄松节(锉,酒炒)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

制法上除别研外,捣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摊缓风,手足不遂,口眼?斜,头目昏重,腰膝少力,及风气凝滞,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酒或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去筋肉,刷洗净,涂酥,炙黄)2两,黄耆(锉)2两,杜仲(去粗皮)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麝香(别研)半两,乳香(别研)半两。

制法上将4味为细末,入麝香乳香,再研令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肿,走注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圣惠》卷二十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2两(涂酥,炙令黄),牛膝1两(去苗),天麻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羌活1两,白附子3分(炮裂),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酸枣仁3分(微炒),天南星3分(炮裂),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桑螵蛸半两(微炒),槐胶1两,桃胶半两,朱砂3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当归1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走注,疼痛不定。

用法用量方中牛膝,原作牛胆,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直指小儿》卷四: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芎牛膝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益肝肾。主小儿鹤膝行迟。

用法用量《幼科指掌》有人参,无辣桂;《竹林女科》:有熟地黄黄耆。本方改为散剂,名“虎骨散”(见《准绳·幼科》);改为饮剂,名“虎骨饮”(见《慈幼新书》)。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头骨2两(涂酥,炙令黄),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牡蛎2两(烧为粉),香豉2合(炒干),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瘦弱,及劳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头骨(酥炙)半两,乌梅肉(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研)3分,常山3分,升麻3分,肉苁蓉(酒浸,切,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麝香(研)1钱,豉(炒)1合。

制法上除桃仁外,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疟,无问远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未发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圣济总录》卷十二: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酥炙)1两,松节(锉,酒炒)1两,天麻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箭1两,海桐皮(炒)1两,独活(去芦头)1两,石斛(去根)1两,防风(去叉)1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酸枣仁1两,当归(切,焙)1两,仙灵脾1两,甜瓜子(洗,焙)1两,乳香(研)1两,五加皮1两。

制法上先以十五味为细末,入研者乳香,再同研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肌肉(目闰)动,手足颤掉。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荆芥汤或茶、酒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涂酥,炙黄)6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芎?1两,海桐皮(锉)1两,天南星(炮)1两,天麻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2两,牛膝(去苗,酒浸1宿,焙干)2两,蒺藜子(炒去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遍身疼痛,脚膝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圣惠》卷七十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骨1两(涂酥,炙令黄),槟榔1两,败龟1两(涂酥,炙令黄),当归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半两,没药半两,麒麟竭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半两,牛膝1两(去苗),木香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海桐皮2分(锉),地龙半两(炒令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风,流往腰脚,骨节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骨(酥炙)3两,生干地黄(焙)3两,防风(去叉)1两半,延胡索1两半,芍药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丹参1两半,五加皮1两半,桔梗(炒)1两半,薏苡仁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茯神(去木)1两,槟榔(锉)5枚,大麻仁(研)2两,羚羊角(镑)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四肢拘急,百节疼痛,身体烦热,经水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猜你喜欢

  • 龙鳞散

    药方名称龙鳞散处方鲤鱼皮8分,血余8分,黄虫4分,水蛭4分,川山甲4分,墨2分,猪牙皂角2分(已上入瓶子内,泥固济,烧通赤,放冷,细研如粉),蒲黄4分,麒麟竭2两,没药2两,麝香1分,琥珀2分。制法上

  • 柴胡梅连散

    药方名称柴胡梅连散处方柴胡人参黄芩甘草胡黄连当归芍药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末。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久而不愈。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童便150毫升,乌梅1个,猪胆汁10毫升,猪髓1条,韭根1.5克,水200

  • 款气秘效丸

    药方名称款气秘效丸处方苦葶苈2两(纸衬炒紫色,别研为细末),桑根白皮(炙黄,锉)3钱,马兜铃根(去土)1两,麻黄(去根节)1分。制法上除葶疬外,余为末,再入葶苈研,拌令匀,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姜桂汤

    《万病回春》卷五:姜桂汤药方名称姜桂汤处方干姜肉桂良姜各2克枳壳(去瓤,麸炒)陈皮砂仁厚朴(姜汁炒)吴茱萸(炒)各3克香附4.5克木香1.5克(另研入服)甘草0.6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寒性腹痛。

  • 鲫鱼丸

    《朱氏集验方》卷五:鲫鱼丸药方名称鲫鱼丸处方鲫鱼1斤。制法不去鳞肠,只于肚下近头处开一孔,入信石一块,重1钱,令深入在内,即以鱼入竹筒内,外以青蒿捣泥固济,候干,火煅竹筒通红,候冷,出泥取负,去烧不过

  • 湮尻散

    药方名称湮尻散处方六一散15克 枯矾3克赤石脂6克黄柏10克冰片3克制法上药分别研细,和匀。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湿生肌。治湮尻疮(屎布皮炎)。由于尿、屎刺激和淹渍臀部所致的皮肤病。用法用量用时先洗净患

  • 第一灵宝丹

    药方名称第一灵宝丹处方辰砂2两,雄精5钱,真蟾酥1钱,闹羊花1钱,真云麝3分,上冰片3分,老姜粉3分。制法上药将前四味各研极细末,和匀;后三昧次第加入,研至匀细为度,装储瓷瓶,勿令泄气,随时分装小瓶,

  • 鼻痔丸

    药方名称鼻痔丸处方瓜蒂(炒)4钱,甘遂(炒)4钱,枯矾5分,松香(为衣)5分。制法香油调硬些为丸。功能主治鼻痔。用法用量每用1丸,入鼻内点痔,1日1次。摘录《仙拈集》卷二

  • 金不换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金不换膏药方名称金不换膏处方川芎15克牛膝15克 生草乌15克香附15克红花15克橘皮15克续断15克麻黄15克桑枝15克细辛15克防风15克羌活15克五加皮15克山药15克白

  • 川芎茶调散

    《中国药典》:川芎茶调散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处方川芎120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薄荷240g荆芥120g甘草60g性状为暗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微苦。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