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药方名称血府逐瘀汤

处方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药理作用1.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并可防止由于微循环紊乱而致的血压急剧下降。证明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2.凝血作用和抗凝作用 《浙江中医杂志》1981(10):428,本方静脉制剂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复活肝脏清除能力。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

摘录医林改错》卷上

猜你喜欢

  • 附牛丸

    药方名称附牛丸别名趁痛丸处方附子半两(炮,去皮脐),黑牵牛(瓦上炒令干)。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脚气,或跌打闪挫,腰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趁痛丸(《魏氏家藏方》卷八)。摘录《洪

  • 辟瘟线香

    药方名称辟瘟线香处方苍术12斤,桃枝12斤,香芷8斤,山奈8斤,甘松2斤,大茴2斤,桂皮2斤,香附2斤,檀香2斤,降香2斤,乌头2斤,白蒺藜1斤,贯仲1斤,鬼箭1斤,雄黄8两,雌黄8两,榆面量用。制法

  • 吹喉千金不换散

    药方名称吹喉千金不换散处方人中白5钱(煅存性),细柏末3钱,玄明粉3钱,白硼砂3钱,西瓜霜8钱,明石膏6钱(尿浸3年取出,用黄连2钱煎汤飞3次),腰雄精3钱,大梅片1钱,上青黛6钱,真熊胆2钱。制法上

  • 加味当归膏

    药方名称加味当归膏处方当归1两,生地1两,紫草5钱,木鳖子肉(去壳)5钱,麻黄5钱,大风子肉(去壳,研)5钱,防风5钱,黄柏5钱,元参5钱,麻油8两,黄蜡2两。制法先将前9味入油熬枯,滤去滓,再将油复

  • 除痛丸

    《杨氏家藏方》卷五:除痛丸药方名称除痛丸处方木香乳香(别研)沉香藿香叶(去土)肉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枳实(麸炒,去瓤)吴茱萸(汤洗七次)京三棱(煨香,切)蓬莪茂(煨香,切)各15克黑牵牛120克

  • 牛黄解毒丸

    药方名称牛黄解毒丸处方牛黄5g雄黄50g石膏200g大黄200g黄芩150g桔梗100g冰片25g甘草50g性状为棕黄色的大蜜丸;有冰片香气,味微甜而后苦、辛。炮制以上八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水飞成

  • 辟病散

    药方名称辟病散别名珍珠贝母散、辟瘟病散、珍珠散处方珍珠1分,桂肉1分,贝母3分,杏仁2分(熬),鸡子白(熬令黄黑)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辟温病。主用法用量珍珠贝母散(《圣济总录》卷三十三)、辟瘟病

  • 治喉散

    药方名称治喉散处方冰片1克僵蚕1.5克硼砂7.5克芒消23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喉痈,喉蛾。用法用量吹喉内患处。摘录《同寿录》卷二

  • 猢孙散

    药方名称猢孙散处方猢孙姜不拘多少(去毛,炒)。功能主治肠风失血。用法用量酒煎,去滓,空心服。一方烧存性,碾为末,米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引《仁存方》

  • 拜堂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拜堂散药方名称拜堂散处方五倍子。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赤眼。用法用量干贴赤处便可。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修月鲁般经》:拜堂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