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益地黄丸

补益地黄丸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补益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益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30~60克五味子30克鹿角屑30~60克(微炒)远志(去心)30克 桂心30克 巴戟30克天门冬(去心,焙)45克菟丝子30克(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石龙芮30克肉苁蓉30~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虚劳精少,阳事衰弱。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圣惠》卷三十:补益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益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1两,五味子1两,鹿角屑1两(微炒),远志1两(去心),桂心1两,巴戟1两,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石龙芮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精少,阳事衰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猜你喜欢

  • 凉膈天门冬汤

    药方名称凉膈天门冬汤别名天门冬汤处方天门冬(去心)1两,大黄(锉,炒)1两,车前子1两半,茺蔚子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眼风牵,脸硬睛疼,视物不正。用法用量天门冬汤(《普济

  • 除湿解毒汤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除湿解毒汤药方名称除湿解毒汤处方白鲜皮15克 大豆黄卷12克 生苡米12克 土茯苓12克 山栀子6克 丹皮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地丁9克木通6克滑石块15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

  • 来苏膏

    药方名称来苏膏处方皂角1斤(用好肥者,无虫蛀,去皮弦、切碎)。制法上药用酸浆水一大碗浸,春、秋3-4日,冬7日,夏1-2日,揉取净浆水,浸透皂角,汁入银器或沙锅,以文武慢火熬,用新柳条、槐枝搅熬似膏药

  • 参耆补肺汤

    药方名称参耆补肺汤处方人参黄誊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山茱萸山药五味子麦门冬甘草各1.5克 熟地4.5克牡丹皮3克功能主治主肺痈。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咳吐脓血,发热作渴,小便不调。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

  • 柴芩解托汤

    药方名称柴芩解托汤处方柴胡1钱,黄芩1钱,干葛1钱,陈皮8分,山楂1钱,泽泻1钱,甘草5分,赤苓。功能主治外感之症,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有似虚劳寒热者。用法用量方中赤苓用量原缺。内热甚,加连翘7分;外

  • 肥儿丸

    《中国药典》:肥儿丸药方名称肥儿丸处方肉豆蔻(煨)50g木香20g 六神曲(炒)100g麦芽(炒)50g 胡黄连100g槟榔50g使君子仁100g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炮制上七味,

  • 安胎如圣丹

    药方名称安胎如圣丹处方鲤鱼1个。功能主治胎气动。用法用量煮,并汤食之。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 陈猪油膏

    药方名称陈猪油膏处方乳香2钱(去油),没药2钱(去油),儿茶1钱5分,血竭1钱5分,麝香少许。制法将陈猪油四两,入锅内化开,即下黄蜡一两,滚百滚,次下黄丹五钱,即起火,用绵纸滤去滓,盛入瓷器内。功能主

  • 参茯甘桔汤

    药方名称参茯甘桔汤处方山楂10粒,麦芽1钱,人参1钱,桔梗1钱,枳壳5分,甘草5分,茯苓3钱。功能主治人有好食肥甘烹炙之物,遂至积于胸胃,久而不化,少遇风邪,便觉气塞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

  • 春季补肾肾沥汤

    药方名称春季补肾肾沥汤处方牛膝1两(去苗),人参3分(去芦头),五味子3分,白茯苓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1两,续断3分,覆盆子3分,狗脊3分,防风3分(去芦头),磁石1两(捣碎,水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