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药方名称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别名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卷中)、椒目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处方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14克

制法上四味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攻逐水饮。主治水饮停积,走于肠道,漉漉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脉沉弦。现用于肝硬变腹水、肺原性心脏病、水肿及肾炎水肿属于实证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1丸,日三服,渐稍增。口中有津液。

渴者,加芒消7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药方名称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处方防己1两,椒目1两,葶苈1两(熬),大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间有水气,腹满,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防己椒苈丸”、“防椒苈黄丸”。本方改为汤剂,名“防椒苈黄汤”(见《证治宝鉴》)、“防己椒苈汤”(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渴者,加芒消半两。

各家论述1.《退思集类方歌注》:肺与大肠为表里,肠间水气不行于下,以致肺气胶郁于上而燥热之甚。用防己疗水气,椒目治腹满,葶苈泻气闭,大黄泻血闭,急决大肠之水以救肺金之膹郁,不治上而治下,故用丸剂也。

2.《中国医学大辞典》:此方以防己椒目导饮于前,大黄葶苈饮于后,前后分消,则腹满减而水饮行,脾气转而津液生矣。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黄连神膏

    药方名称黄连神膏处方黄连3钱,当归尾5钱,生地1两,黄柏3钱,姜黄3钱,官白芷3钱,香油1斤2两(无香油,真麻油亦可)。制法将药炸枯,捞去滓,下黄蜡4两熔化尽,用夏布将油滤尽,倾入瓷盆内,以柳枝不时搅

  • 黄金化毒汤

    药方名称黄金化毒汤处方黄连5分,金银花2钱,赤芍1钱,丹皮2钱,连翘1钱5分,大贝2钱,花粉2钱,菊花2钱,薄荷1钱,甘草5分,淡竹叶20片。功能主治痈疡初起,肿痛大热,烦渴引饮。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 疏解散

    药方名称疏解散处方羌活苏叶防风枳壳(麸炒)桔梗前胡赤芍药杏仁(炒,去皮、尖)僵蚕(炒)甘草(生)黄连(酒炒)功能主治治感冒夹惊,心悸胆怯,卧睡不安,身热烦躁,面色青赤者。用法用量上药用生姜为引,水煎服

  • 降气槟榔丸

    药方名称降气槟榔丸处方槟榔2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调顺三焦,升降阴阳,美进饮食,润肠去燥。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摘录《御药院

  • 金两黄散

    药方名称金两黄散处方川黄连(去须,为末)1分,胡粉1钱(研),龙骨1钱(煅红,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脐疮不愈,因风传变,欲为撮口,或为发痫者。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之,时时用。摘录《卫生总微》卷

  • 虎骨汤

    《圣济总录》卷十:虎骨汤药方名称虎骨汤处方虎头骨牙齿(炙)3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当归(切,焙)2两,菝葜1两,代赭(煅,醋淬)1两,黄耆1两,桂(去粗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赤芍药1两

  • 养肺清肝汤

    药方名称养肺清肝汤处方生地12克,寸冬15克,沙参12克,白芨12克,白芍12克,黄芩9克,胆草12克,草决15克,菊花9克。功能主治养肺阴,清肝热。主肝肺蕴热。(泡疹性角结膜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六成汤

    《温疫论》卷一:六成汤药方名称六成汤处方当归4.5克白芍3克地黄15克天门冬3克肉苁蓉9克麦门冬3克功能主治治温疫愈后,阴亏血虚,大便数日不行,别无他症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疫论》卷一《温疫论》

  • 寒战咬牙汤

    药方名称寒战咬牙汤处方人参、丁香、肉桂、川芎、黄耆、白术、楂肉、豆蔻、甘草。功能主治痘出顶陷灰白,寒战咬牙,口不渴,大便泻者。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木香磨水冲服。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宽中喜食无厌丸

    药方名称宽中喜食无厌丸别名宽中进食丸(《兰室秘藏》卷上)。处方木香1.5克青皮人参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5克 白茯苓泽泻槟榔橘皮白术各6克 缩砂仁·猪苓各7.5克枳实12克 草豆蔻仁15克神曲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