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鹅梨煎丸

鹅梨煎丸

《博济》卷二:鹅梨煎丸

药方名称鹅梨煎丸

处方鹅梨10个(大者,去皮核),薄荷1斤,皂荚10挺(肥大不蛀者。以上3味,于酸浆水中,揉取自然汁,滤去滓,杏仁4两,去皮尖,烂研,将杏仁膏并前自然汁,同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后,另入药末),防风(去芦)2两,白蒺藜(微炒,去刺)2两,天麻(炙令通黄色)2两,威灵仙1两(去泥),甘草(炙)1两。

制法上5味为细末,入前膏内,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化痰涎,解壅热。主脾肺风攻皮肤成疮癣,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用温浆水送下,临卧时再服。

摘录《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鹅梨煎丸

药方名称鹅梨煎丸

处方大鹅梨20枚(去皮核,用净布绞取汁),皂荚10挺(不蛀者,去黑皮,用浆水2升,揉取浓汁),生地黄半斤(净洗,研绞取汁),生薄荷半斤(细研取汁),蜜半斤(以上5味,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入诸药末),木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蒺藜(炒去角)1两,牛膝(酒浸1宿,切,焙干)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干)1两,羌活(去芦头)3分,防风(去叉)3分,白术3分,青橘皮(去白,焙)3分,桔梗(锉,炒)3分,山芋3分,半夏(汤洗7遍,焙干,炒过)1两,槟榔(煨,锉)2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除5味为膏外,余为末,入膏拌和,杵令硬软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凉心肺,利胸膈,解热毒,补元益气。主热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黄耆饮子

    《圣惠》卷七十八:黄耆饮子药方名称黄耆饮子处方黄耆(锉)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生干地黄1两,五味子1两,麦门冬(去心)1两,当归1两,牡蛎1两半(烧为粉)。制法上细锉,和匀。功能主治产后体羸瘦,四

  • 赤糊饼

    药方名称赤糊饼处方赤糊饼3枚(市买者),胡荽5两(洗,择,入少醋拌)。功能主治五痔及泻血。用法用量以糊饼夹胡荽,空腹食之。不用别吃物,1-2服血止。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旱莲膏

    《古今医鉴》卷九:旱莲膏药方名称旱莲膏处方旱莲草8千克(在六月下半月,七月上半月采,不许水洗,扭干取汁,晒五日,不住手搅一午时)真生姜汁500克 蜜500克(和汁同前晒)制法搅至数日,似稀糖成膏,瓷碗

  • 露颧膏

    药方名称露颧膏处方酒甏头泥、芫荽子。功能主治小儿瘄疹,凡两颧不发者。用法用量上药用黄酒调为稀膏。涂于两颧。自能发出,俟发出即去之。摘录《温氏经验良方》

  • 参术健脾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参术健脾丸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处方人参、白术、陈皮、茯苓、当归、白芍、炙草、大枣。功能主治理气养脾。主水肿,蛊胀。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回春》卷三:参术健脾丸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

  • 保孕安胎丸

    药方名称保孕安胎丸处方生白术8两,人参4两,寄生3两,茯苓3两,杜仲炭4两,大枣3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蜡皮封固。功能主治滋补强壮,养血安胎。主妊娠期内腰腿酸痛,胎漏下血,食欲不振

  • 痢疾茶剂

    药方名称痢疾茶剂处方马齿苋3份,白头翁1份,黄柏1份。制法将上药晒干或烘干,碾成细粉,用30~40%乙醇浸泡24~36小时,后滤出乙醇,回收之,将药晒干研如面。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消炎止痢。主细菌性痢疾

  • 知柏地黄汤

    药方名称知柏地黄汤处方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去皮),丹皮9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阴虚热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医

  • 加味转舌膏

    药方名称加味转舌膏处方连翘30克栀子(炒)15克黄芩(酒炒)15克薄荷30克,桔梗15克玄明粉15克,大黄(酒炒)15克防风15克川芎9克石菖蒲18克甘草15克犀角9克柿霜30克远志(用甘草水泡)30

  • 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竹茹汤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处方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