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加术汤

药方名称麻黄加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处方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9克(去皮、尖)白术12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治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5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被取微汗。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麻黄加术汤

药方名称麻黄加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汤、麻黄白术

处方麻黄3两(去节),桂枝2两(去皮),甘草1两(炙),杏仁70个(去皮尖),白术4两。

功能主治发汗。主风寒夹湿,留着肌表,身体烦疼。

用法用量麻黄白术汤(《三因》卷五)、麻黄白术散(《袖珍》卷一)。

各家论述1.《张氏医通》:用麻黄汤开发肌表,不得白术健运脾气,则湿热虽以汗泄,而水谷之气依然复为痰湿,流薄中外矣。然术必生用,若经炒焙,但有健脾之能而无祛湿之力矣。

2.《成方便读》:方中用麻黄汤祛风以发表,即以白术除湿而固里,且麻黄汤内有白术,则虽发汗而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即两味足以治病。况又有桂枝和营达卫,助麻黄以发表;杏仁疏肺降气,导白术以宣中;更加甘草协和表里,使行者行,守者守,并行不悖。

3.《古方新用》:方中以麻黄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胡氏孤凤散

    药方名称胡氏孤凤散处方生白矾。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闭目不语。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熟水调下。摘录《妇人良方》卷十八

  • 定魂汤

    药方名称定魂汤处方白芍2两,炒栀子3钱,甘草1钱,半夏3钱,肉桂3分,枳壳1钱。功能主治人中木气之邪,口中大骂,以责自己,口吐顽涎,眼目上视,怒气勃勃,人不可犯。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赤地利丸

    药方名称赤地利丸处方赤地利2两,阿胶2两(炙令燥),赤石脂2两,当归1两半(切,焙),干姜(炮)1两半,地榆1两(炙,锉),茜根1两,木香半两,黄连(去须,炒)3两。制法上为末,以米醋2升,入药末1两

  • 凤髓汤

    药方名称凤髓汤处方牛髓1斤(取胻骨中者),白蜜半斤,杏仁4两(去皮尖,研如泥),干山药(炒)4两,胡桃仁(去皮,另研)4两。制法上将牛髓、白蜜砂锅内熬沸,以绢滤去滓,盛瓷瓶内,将杏仁等3味入瓶内,以纸

  • 李根皮散

    药方名称李根皮散处方李根皮1升,通草1两,白蔹1两,桔梗1两,厚朴1两,黄芩1两,附子1两,甘草2两,当归2两,葛根3两,半夏5两,桂心4两,芍药4两,穹?6两,栝楼根5两。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痈

  • 姜附赤石脂朱砂丹

    药方名称姜附赤石脂朱砂丹别名朱砂丹、姜附赤石脂丸处方附子半两,生干姜半两(不炮),朱砂1两(另研),赤石脂1两半(水飞)。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黑豆大。功能主治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魇梦不已,下

  • 榴花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榴花散药方名称榴花散处方石榴花(晒干)故绵灰各15克人中白7.5克制法上药同研细,加麝香3克,研匀。功能主治治鼻衄久不止,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用少许吹入鼻中。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

  • 加桂芎归汤

    药方名称加桂芎归汤处方川芎2钱,当归2钱,官桂4钱。制法上锉1服。功能主治产母元气虚薄,胎衣不下。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当归三钱,余各作一钱半。水煎去滓,入蜜三匙,煎沸温服。各家论述《医略六书》:

  • 清利理化汤

    药方名称清利理化汤处方川楝子10克,川牛膝10克,刘寄奴10克,桃仁10克,甘草10克,黄柏10克,小茴10克,苡仁20克,白芍20克,败酱草30克,熟附子3克,瞿麦15克,玄胡1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

  • 降火汤

    《点点经》卷一:降火汤药方名称降火汤处方黄连(吴萸炒)1钱,石韦1钱,赤芍1钱,姜黄1钱,杏仁2钱,车前2钱,黄芩1钱半,黄柏1钱半,栀仁1钱半,腹皮1钱半,当归3钱,甘草3分,韭菜地地龙粪2钱。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