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
壮相关字典
壮[zhuà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壮族[zhuàng zú]
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 壮心[zhuàng xīn]
雄心壮志:壮心常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壮烈[zhuàng liè]
勇敢而有气节:壮烈的场面|壮烈牺牲。
 - 壮戏[zhuàng xì]
见“壮剧”。
 - 壮年[zhuàng nián]
古时以三十岁为壮年。今泛指三四十岁的人。
 - 壮阳[zhuàng yáng]
1.强盛的阳气。古代阴阳五行说认为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气至夏季最盛。 2.中医术语。犹言强肾。中医学认为:腹为阴,肾为阴中之阴,肾虚者应补阳,故称。参阅《素问.金匮真言论》。 中医上指用温热药物壮助肾阳。适用于腰膝痠软、手足不温、尿频、阳萎早泄等肾阳虚衰之证。代表方剂为肾气丸、右归饮等
 - 壮采[zhuàng cǎi]
壮美的文采。
 - 壮士歌[zhuàng shì gē]
1.亦称“壮士声”。 2.战国末,荆轲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诀别易水,作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歌”即指此。
 - 壮游[zhuàng yóu]
怀抱着壮志去远游。
 - 壮佼[zhuàng jiǎo]
壮健;壮美。
 - 壮浪[zhuàng làng]
1.豪放。 2.壮实,壮健。
 - 壮悍[zhuàng hàn]
1.勇壮强悍。 2.指勇壮强悍的人。
 - 壮怀[zhuàng huái]
豪壮的胸怀:壮怀激烈。
 - 壮工[zhuàng gōng]
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没有专门技术的工人。
 - 壮士声[zhuàng shì shēng]
见“壮士歌”。
 - 壮长[zhuàng cháng]
1.成年人,尊长。 2.长大成人。
 - 壮固[zhuàng gù]
雄伟坚固。
 - 壮健[zhuàng jiàn]
1.强壮;强健。 2.强健的人。 3.雄壮劲健。 身体健康强壮
 - 壮严[zhuàng yán]
庄严,装饰美盛。
 - 壮举[zhuàng jǔ]
壮烈伟大的举动或行为:亘古未有的壮举|震惊社会的壮举。
 - 壮猛[zhuàng měng]
1.壮盛,勇猛。 2.汹涌;猛烈。
 - 壮狡[zhuàng jiǎo]
壮健者。
 - 壮武[zhuàng wǔ]
勇壮,雄武。
 - 壮汉[zhuàng hàn]
强壮的汉子。
 - 壮侗语族[zhuàng dòng yǔ zú]
又称“黔台语族”或“侗台语族”。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境内。国内的壮侗语族语言分三个语支:壮傣语支﹑侗水语支和黎语支。在国外,属于这个语族的语言主要有泰语﹑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等。
 - 壮月[zhuàng yuè]
指农历八月。
 - 壮文[zhuàng wén]
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 壮室[zhuàng shì]
男子三十称壮年,又值当娶妻室之岁,故称“壮室”。
 - 壮意[zhuàng yì]
豪壮的意气。
 - 壮制[zhuàng zhì]
宏伟的制作。
 - 壮卒[zhuàng zú]
勇猛的士兵。
 - 壮锦[zhuàng jǐn]
壮族妇女用手工编织的锦,经线一般用白色棉纱,纬线用彩色丝绒。
 - 壮布[zhuàng bù]
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
 - 壮儿[zhuàng ér]
犹健儿。
 - 壮实[zhuàng shi]
健壮结实。
 - 壮冰[zhuàng bīng]
坚实的冰。
 - 壮胆[zhuàng dǎn]
1.指胆略勇壮者。 2.使胆大。 使胆大
 - 壮龄[zhuàng líng]
壮岁,壮年。
 - 壮美[zhuàng měi]
1.健美;雄壮美好。 2.美学名词。英语sublime的旧译。常与优美相对。凡事物能使人有崇高﹑严肃﹑雄壮之感者谓“壮美”。
 - 壮图[zhuàng tú]
壮志,宏伟的意图。
 - 壮热[zhuàng rè]
高热;高烧。
 - 壮旺[zhuàng wàng]
振奋旺盛。
 - 壮缪侯[zhuàng miù hòu]
蜀汉关羽死后,后主景耀三年追谥为壮缪侯。也省称为壮缪。
 - 壮毅[zhuàng yì]
勇壮刚毅。
 - 壮剧[zhuàng jù]
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右江流域和云南富宁、广南一带。广西有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师剧三支;云南有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两支。各支的形成过程不同,音乐唱腔、表演风格也不尽相同。
 - 壮语[zhuàng yǔ]
1.豪壮的言语。 2.侈谈,大言。 3.我国壮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北部南部两个方言。 中国壮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 壮伟[zhuàng wěi]
1.健壮魁伟。 2.雄伟;雄健。
 - 壮颜[zhuàng yán]
少壮时的容颜;壮美的容颜。
 - 壮硕[zhuàng shuò]
健壮魁伟。 健壮肥硕壮硕的小胖墩儿
 - 壮阔[zhuàng kuò]
雄壮而宽广。形容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规模壮阔。 
 - 壮县[zhuàng xiàn]
富庶繁盛的县。
 - 壮勇[zhuàng yǒng]
1.强健而勇敢;刚勇。 2.壮勇者;壮丁。 3.宋代禁军之一。 4.兵勇;士卒。
 - 壮苗[zhuàng miáo]
健壮的幼苗。
 - 壮发[zhuàng fā]
1.额前丛生突下之发。 2.谓成年人的头发,引申指壮盛时期。
 - 壮观[zhuàng guān]
景象非常雄伟:蔚为壮观|景象格外壮观。
 - 壮容[zhuàng róng]
1.青壮年时的容貌。 2.年轻美丽的容颜。
 
壮[zhuà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哀壮[āi zhuàng]
犹悲壮。
 - 威壮[wēi zhuàng]
威武雄壮。
 - 遒壮[qiú zhuàng]
雄健。
 - 骠壮[piào zhuàng]
刚烈健壮。
 - 鲜壮[xiān zhuàng]
犹言年轻壮实。
 - 猛壮[měng zhuàng]
勇猛雄壮。
 - 贞壮[zhēn zhuàng]
忠贞壮盛。
 - 敦壮[dūn zhuàng]
结实强壮。
 - 充壮[chōng zhuàng]
健壮;充沛。
 - 克壮[kè zhuàng]
宏大;强盛。
 - 驵壮[zǎng zhuàng]
马健壮。
 - 雅壮[yǎ zhuàng]
雅正雄健。
 - 清壮[qīng zhuàng]
清新豪健。
 - 复壮[fù zhuàng]
恢复品种的原有优良特性并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品种复壮ㄧ某些春播作物进行冬播可以使种子复壮。
 - 伉壮[kàng zhuàng]
强壮。
 - 烈壮[liè zhuàng]
壮烈。勇敢有气节。
 - 少壮[shào zhuàng]
1.年轻力壮。 2.年轻力壮的人。 年轻力壮;年富力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 隽壮[jùn zhuàng]
优美雄健。
 - 逾壮[yú zhuàng]
谓已过壮年。
 - 瑰壮[guī zhuàng]
1.奇伟;壮丽。 2.专指人体雄健﹑健美。
 - 用壮[yòng zhuàng]
1.谓逞其强力。 2.借指矫捷或勇武。
 - 冰壮[bīng zhuàng]
冰冻坚硬。语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
 - 齿壮[chǐ zhuàng]
壮年。
 - 柱壮[zhù zhuàng]
方言。健康。
 - 膘壮[biāo zhuàng]
谓牲畜壮实。 形容牲畜肥壮结实牧场上膘壮的马群在嬉戏追逐
 - 大壮[dà zhuàng]
1.《易》六十四卦之一。即干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 2.《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上震下干。震为雷﹐干为天(古人认为天形似圆盖)﹐其卦象为上有雷雨﹐下有御雨之圆盖。故云创建宫室﹑以避风雨﹐取象于《大壮》。后用为建筑宫室之典。
 - 肥壮[féi zhuàng]
(生物体)肥大而健壮:禾苗肥壮ㄧ肥壮的牛羊。
 - 坚壮[jiān zhuàng]
坚固高大。
 - 年壮[nián zhuàng]
古时男子年满三十谓之壮。后以“年壮”泛指壮年。
 - 亢壮[kàng zhuàng]
过盛,过激。
 - 余壮[yú zhuàng]
犹馀勇。
 - 顿壮[dùn zhuàng]
顿挫而雄壮。
 - 雄壮[xióng zhuàng]
1.雄伟勇武。 2.声音洪亮有气势。 3.雄伟壮观。 勇武壮盛
 - 健壮[jiàn zhuàng]
强健:身体健壮ㄧ牧草肥美,牛羊健壮。
 - 胆壮[dǎn zhuàng]
胆子大﹐有勇气。
 - 宏壮[hóng zhuàng]
①宏大雄伟:河岳宏壮|宏壮的天安门城楼。②强大雄壮:兵马宏壮。③声势雄壮:辞调宏壮|宏壮的军乐。
 - 骁壮[xiāo zhuàng]
勇猛强壮。
 - 稍长胆壮[shāo cháng dǎn zhuàng]
赌本足﹐胆子大。
 - 长壮[cháng zhuàng]
高大而强壮。
 - 巨壮[jù zhuàng]
1.魁伟壮健。 2.粗大壮实。
 - 远壮[yuǎn zhuàng]
远大宏伟。
 - 完壮[wán zhuàng]
1.完好坚固。 2.充实强劲。
 - 民壮[mín zhuàng]
1.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2.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 勇壮[yǒng zhuàng]
1.勇猛强壮;勇猛刚强。 2.勇猛强壮的士卒。
 - 通壮[tōng zhuàng]
豁达豪壮。
 - 悲壮[bēi zhuàng]
(声音、诗文等)悲哀而雄壮;(情节)悲哀而壮烈:悲壮的曲调ㄧ情节悲壮,催人泪下。
 - 俊壮[jùn zhuàng]
华美遒劲。
 - 稍麄胆壮[shāo cū dǎn zhuàng]
见“稍长胆壮”。
 - 丰壮[fēng zhuàng]
犹言丰满健壮。
 - 快壮[kuài zhuàng]
旧时称捕快衙役。
 - 丁壮[dīng zhuàng]
①健壮:万物之丁壮|丁壮者引弦而战。②壮年男子:丁壮在南岗。
 - 弘壮[hóng zhuàng]
宏伟雄壮。
 - 靘壮[qìng zhuàng]
同“靓庄”。
 - 旺壮[wàng zhuàng]
旺盛,壮盛。
 - 优壮[yōu zhuàng]
优美遒劲。
 - 才壮[cái zhuàng]
工匠与丁壮。
 - 崇壮[chóng zhuàng]
1.高大雄伟。 2.增高加大。
 - 捕壮[bǔ zhuàng]
即捕役。
 - 盛壮[shèng zhuàng]
1.强壮。 2.犹盈满。 精力充沛,身体健壮他正当盛壮之年,正可以大展宏图
 - 牢壮[láo zhuàng]
结实;坚固。
 - 麤壮[cū zhuàng]
(动物体)粗大健壮。
 - 悍壮[hàn zhuàng]
勇武强壮。
 - 极壮[jí zhuàng]
谓极为壮观。
 - 莽壮[mǎng zhuàng]
1.卤莽。 2.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
 - 刚壮[gāng zhuàng]
刚强雄壮。
 - 忠壮[zhōng zhuàng]
忠义勇武;忠直豪壮。
 - 一壮[yī zhuàng]
中医在穴位上用艾火灼一次称“一壮”。
 - 激壮[jī zhuàng]
激昂雄壮。
 - 嘉壮[jiā zhuàng]
对勇壮行为的推崇和赞美。
 - 角壮[jiǎo zhuàng]
1.竞比雄壮。 2.指同等壮观。
 - 沈壮[shěn zhuàng]
深沉雄壮。
 
壮[zhuàng]字的成语
- 理直气壮[lǐ zhí qì zhuàng]
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理由充分,言行因而有气势 只要我们理直气壮,怕他怎的!
 - 马肥人壮[mǎ féi rén zhuàng]
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 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
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 威武雄壮[wēi wǔ xióng zhuàng]
威力强大,壮盛有气势。
 - 沉雄悲壮[chén xióng bēi zhuàng]
沉雄:深沉雄健。指深沉雄健,悲壮有力。
 - 老而益壮[lǎo ér yì zhuàng]
老:老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强壮。
 - 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远大的抱负,豪壮的理想雄心壮志销难尽,惹得旁人笑热魔。——清. 秋瑾《感时二章》
 - 年壮气锐[nián zhuàng qì ruì]
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 神龙马壮[shén lóng mǎ zhuàng]
比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 宏伟壮观[hóng wěi zhuàng guān]
壮观:雄伟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 壮志难酬[zhuàng zhì nán chóu]
壮志:伟大的志向;酬:实现。伟大的志愿难以实现。
 - 根壮叶茂[gēn zhuàng yè mào]
树根强壮,树叶就繁茂。用以比喻事物如果基础扎实,其发展结果就能好。 树的根部壮大粗实,枝叶就繁茂旺盛。比喻根基坚牢,发展前景就不可限量但能养精神,调元气,吞津液,液精内固,乃生荣华,喻树根壮叶茂,开花结实,胞孕佳味,异殊常品。——《应笈七签》
 - 膘肥体壮[biāo féi tǐ zhuàng]
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 锐气益壮[ruì qì yì zhuàng]
锐气:锐力的士气;益壮:更加强盛。士气更加旺盛。
 - 年壮气盛[nián zhuàng qì shèng]
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 心粗胆壮[xīn cū dǎn zhuàng]
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同“心粗胆大”。
 - 波澜壮阔[bō lán zhuàng kuò]
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比喻声势浩大
 - 身强力壮[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身体健康能够承受或忍受艰苦环境的;健壮的身强力壮的伐木工
 - 师直为壮[shī zhí wéi zhuàng]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谓出兵理由正当,则士气旺盛
 - 年轻力壮[nián qīng lì zhuàng]
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 以壮观瞻[yǐ zhuàng guān zhān]
壮:加强。对事物的外观加以修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气粗胆壮[qì cū dǎn zhuàng]
气势旺盛,胆子很大。形容气势很盛。
 - 精强力壮[jīng qiáng lì zhuàng]
精力充沛。 精力充沛精强力壮的战士
 - 雄伟壮观[xióng wěi zhuàng guān]
气势伟大美丽。
 - 顶门壮户[dǐng mén zhuàng hù]
指支撑门户,光耀门第。 支撑门户,发展家业
 - 艺高胆壮[yì gāo dǎn zhuàng]
本领高超的人,做事胆量就大。
 - 贵壮贱老[guì zhuàng jiàn lǎo]
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
 - 壮发冲冠[zhuàng fā chōng guàn]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 幼学壮行[yòu xué zhuàng xíng]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 壮志未酬[zhuàng zhì wèi chóu]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 兵强马壮[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兵力强大,马匹健壮。形容军队富有战斗力俺想韩延寿那里兵强马壮,只可智取,难以力夺。——《元曲选.无名氏.昊天塔》
 - 气高胆壮[qì gāo dǎn zhuàng]
气势旺盛,胆子很大。形容气势很盛。
 - 壮士断腕[zhuàng shì duàn wàn]
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 茁壮成长[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健康地成长。
 - 壮夫不为[zhuàng fū bù wéi]
壮夫:成年人;为:做。成年人不做的事。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
 - 壮志凌云[zhuàng zhì líng yún]
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形容志向宏大,高入云霄
 - 壮心不已[zhuàng xīn bù yǐ]
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 壮气吞牛[zhuàng qì tūn niú]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豪情壮志[háo qíng zhuàng zhì]
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指豪放的襟怀与伟大的理想激起他战斗的豪情壮志
 - 遒文壮节[qiú wén zhuàng jié]
遒:强劲。指文辞刚劲有力,节奏雄壮。
 - 气壮如牛[qì zhuàng rú niú]
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形容内心空虚但是表面上却做得气焰很盛的样子,有贬义
 - 豪言壮语[háo yán zhuàng yǔ]
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充满英雄气概的、雄壮豪迈的话那些豪言壮语令人惊叹
 
壮[zhuà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卖壮丁[mài zhuàng dīng]
旧指为钱替人去当兵。 旧指为钱替人去当兵
 - 八百壮士[bā bǎi zhuàng shì]
1.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8月13日在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在人民抗日救亡热潮的推动下﹐驻上海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率领官兵坚守四行仓库﹐誓死不退。时称“八百壮士”﹐也称“四行孤军”。
 - 大壮舞[dà zhuàng wǔ]
南朝梁武舞名。
 - 关壮缪[guān zhuàng miù]
指三国蜀关羽。壮缪是宋高宗建炎二年追赠给他的封号。
 - 抓壮丁[zhuā zhuàng dīng]
话剧剧本。集体创作,吴雪执笔(1938-1943年)。抓丁队卢队长向王保长要壮丁,王保长声称要地主李老栓的儿子当兵。李老栓诈取佃农姜国富的血汗钱后,又买通王保长,抓了姜的独生子当替身。姜的儿子逃上了华蓥山。李老栓当官的大儿子由省城回乡,率全家将王保长痛打一顿。然后握手言和,共同抓壮丁。不料华蓥山的游击队打下山来,被抓的壮丁们举行了暴动。